炒,炒,炒黄豆,炒黄豆,
噼里啪啦嘎嘎响。
炒,炒,炒红豆,炒红豆,
噼里啪啦嘎嘎响。
炒,炒,炒绿豆,炒绿豆,
噼里啪啦嘎嘎响。
炒,炒,炒( ),炒( ),
噼里啪啦嘎嘎响。
这是一天阅读课领着一年级孩子们读的一首儿歌,第一遍先听我读,让孩子找语感。我带着节奏读了一遍后,再领着孩子读。读了两遍后,结合内容我提了三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儿歌中噼里啪啦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当学生回答是豆子发出来的声音后,接着问儿歌中都炒什么豆了?孩子们回答有黄豆,红豆,绿豆。那我们还可以炒什么豆?有的学生说炒黑豆,也有的孩子说炒白豆、粉豆……这时,我只是告诉学生还是炒黑豆吧,并没有具体解释为什么不炒白豆、粉豆、紫豆等。当我们接读炒黑豆后,我问能不能炒土豆,孩子的回答很有趣,亦涵同学说:“土豆太大,炒了会变软,就不能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了”。 其他同学听了哈哈大笑。
亦涵的一句话,活跃了课堂气氛,很好的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接着我们又男女生跟着我手势节奏比赛读,师生接读。几种形式读后,当我说结束时,孩子们竟然说再读一遍,最后声音洪亮的齐读了一遍。一节阅读课就这样愉快结束了。在这节课中高兴的不仅是学生还有老师。
虽然师生高兴,可我还是不禁课后反思一堂阅读课光有阅读气氛就够吗?我们是不是在激发学生阅读欲望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学有所获?当学生说到炒粉豆、白豆、紫豆时,教师直接否定了,告诉就炒黑豆吧!虽然很委婉,但是学生是不是会存在疑问,为什么不炒其他颜色的豆?这时候是不是可以问一问你在哪里见过这种颜色的豆子呢?再领着学生了解一下文中黄豆、绿豆、红豆的生长过程,学生是不是就明白了,原来这些豆子都是可以吃的豆类。可能就明白了我们不能只从颜色上思考炒什么豆,还要思考生活中有没有这种豆子。生活中我们常以成人的思维,成人的视野限制孩子的想象力,我是从自己知道的食用豆子种类角度看问题,所以否定了炒粉豆,难道豆类真的没有粉色的吗?
不同颜色的豆子课堂上随时会生成教师当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老师说这种颜色的豆子,老师没有见过,你们能回家问问父母,或者让父母帮忙查阅一下答案,明天告诉老师,好吗?是不是不仅解决了课堂上教师的武断,又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乐趣。
莫里说:“许多人过着没有意义的生活。即使当他们在忙于一些自以为重要的事情时,他们也显得昏昏庸庸的。这是因为它们在追求一种错误的东西。你要使生活有意义,你就得献身于爱,献身于你周围的群体,去创造一种能给你目标和意义的价值观。”一天过得是否有意义,当一天结束时,回过头寻找,如果能找到乐趣那就是有意义的。当我与孩子们一起炒豆子,课后反思一堂阅读课真的只要有阅读氛围就够了吗?怎么能让炒豆子更有意义时,我的一天也许就不在昏昏庸庸,而有意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