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静静写读书笔记
看完以后的钝感,在这本书上出现了

看完以后的钝感,在这本书上出现了

作者: 山林之音 | 来源:发表于2018-07-10 14:56 被阅读1次

好的小说和好的电影一样,看完会让人有回不过神来的恍惚感。

这本书做到了。

《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书不厚,由10个独立的中短篇构成,书的名字也是第一篇故事的名字。

说说难得的几个点。

第一,时代感。

每一个故事,都能在里面看到时代对普通人的烙印。这个时代,不是指离我们几百年的时代,而是当代人的共同记忆体验。对我而言,阅读的时候很有亲切感。后来一查作者的出生年纪,果然是80后。

是的,终于有属于80后烙印的,又有些沉甸甸的作品出现了。

不是70后,也不是90后,是“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用钱,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用钱”的苦逼80后;是父辈承接着诸如文革、下岗潮、改革开放等巨变之下,投射在自己这一代的影像;是挂着钥匙独自回家的独生子女这一代。

这一代人的抽离感和孤独感,在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同身受。

第二,分寸感。

写小说和化妆一样,大浓妆美则美矣,但千篇一律,过目就忘。

相反,藏一点,留一点白,反而会更引人遐想。

似绝代之佳人,欲说还休,更添遐想。

第一篇《平原上的摩西》就是如此。

结构上,它通过不同人物的讲述,试图构建一个兜兜转转的圆。所有的人都在其中,所有的人都被命运和时代推着走。

但在叙述上,它又留了很多余地,给读者很多奇妙的想象空间。

因为人的语言和真实意图之间是有空间的。中国人讲究不把话都说透,说满。

在故事里的人物也是如此。

所以看后会有读者意犹未尽地追问人物某个小点后作者的意图,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只有空,才盛得下各种满。

第三,语言力。

语言的组织和表达,很多时候就是一种天赋。

同样的一件事情,文字的不同,表达的就不同。

双雪涛的语言简单,克制,但有力。就像一条深沉的但是流动的河。你可以感知到它的流动和力量,虽然你不知道它的深浅。

你只想跟着它不停地走下去,看看它究竟能把你带到何方。

近段时间各种忙,但还是抽着各种空挡看些杂书。

就小说而言,这本书是近期看过最刷好感的。尤其爱里面的《平原上的摩西》、《大师》、《我的朋友安德烈》、和《无赖》。

看完《无赖》的那个晚上,四周俱寂,合上书,心里一片茫茫然。

又翻开看了遍,依旧是那种“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的钝感。

所以,去看吧,应该不会让你失望。

相关文章

  • 看完以后的钝感,在这本书上出现了

    好的小说和好的电影一样,看完会让人有回不过神来的恍惚感。 这本书做到了。 书不厚,由10个独立的中短篇构成,书的名...

  • 钝感力

    最近别人推荐了渡边淳一的一本书—《钝感力》,虽然还没看完,但是目前所看的内容来看,足以颠覆我原来的想象。 钝感力,...

  • 《钝感力》读后感

    今天把渡边淳一的《钝感力》看完了。 就如作者说的: “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

  • 钝感力

    渡边淳一写过一本书叫《钝感力》。钝感力给出了几个严格的标准: 钝感力,是我们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方向。 钝感力是快速忘...

  • 钝感力

    今天在樊登读书上听了一本书,是渡边纯一的《钝感力》。 书上说:相比敏锐智慧这一才能,不为繁琐动摇的顿感,才是人们生...

  • 培养钝感力,做智慧达人

    钝感力一词出现于渡边纯一的《钝感力》一书中。钝感力可以理解为“迟钝的力量”,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和人生智慧。 生活...

  • 让自己拥有钝感力

    钝感力,是我在渡边淳一写的《钝感力》书里看到的。书没看完,但是明白钝感力跟敏感是相对而言的。 小时候我是一个大咧咧...

  • 【年读等身】钝感&敏感

    因为作者渡边淳一,因为一本名叫《钝感力》的书,世界上多了一个叫“钝感力”的词。“钝感力”可解释为“迟钝的力...

  • 思维导图 | 拆书之《钝感力》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本日本很有名的作家,渡边淳一的书《钝感力》。 “钝感力”一词是渡边淳一提出的,他认为“钝感力”可直...

  • 人到中年,钝感一点

    因为渡边淳一《钝感力》一书,有了“钝感力”一说。何为“钝感力”呢?钝感,与敏感、敏锐相对,就是不为琐事动摇、不为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完以后的钝感,在这本书上出现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xnf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