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太多的父母每天都有意无意地做了孩子的差评师,经过三四年或五六年的累积,最终,孩子真变成了那个让家长为之头疼的样子。当然了太多的放纵,让孩子不懂分寸随心所欲也会受到相同的结果。
在读了《学会和孩子相处》,才真正意识到与孩子相处家长绝对不能随心所欲,而是需要认真学习,努力做到克制自己,稍微多点耐心,事情就会发生180度大翻转,从可能的搞砸一切毁坏孩子的情绪变成搞定一切,鼓舞孩子的内心,给他传递了信任与快乐!
如何让孩子对自己所做的事越来越认真:
明确地告诉他,你的人设是什么,你可以做到哪里,他就会安心朝这个方向努力。
朋友的做法是斥责:“看看你自己做的,你要把这样的作业交到学校去吗?”
这带着强烈否定味道的句子,只会让孩子更不想做好,破罐子破摔。
让我们试试换一种方法,给孩子一个有信任感的人设,直接把他放到你所期许的那个位置上去:“不是吧,在妈妈眼里,你可是个很有耐心的小朋友,这些潦草地鳞片一点都不像你的水平!”
孩子可能不会马上做出改变,或许撇撇嘴对你的话不置可否。
但其实他们是听进去了的,(对认可自己、肯定自己的话,人总是特别容易听进去)不必急于一时,多几次,就会出现变化。
沁沁刚学画画时,填色很糟糕,一看就没用心,我会一脸遗憾地说:“这个设计真是太酷了,要很有想象力的小朋友才能做到。可惜就是填色太毛躁了,可惜了,可惜了,这个相信宝宝明明可以做到的……”
刚开始,她看起来也没什么明显变化。
慢慢地,我发现,随着我多次反复强调她可以,她会在心里默认这个“人设”,自我认知高了,对自己的要求也会变高。
现在,她画画做手工都尽力许多。
如何让孩子不讲条件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首先,家长要彻底戒除讲条件的做法。想要满足孩子什么学习和生活上的所需,只要孩子有需要、自己有能力,就心无芥蒂、痛痛快快地满足,不要把它与任何条件捆绑在一起进行交换。比如带孩子去旅游,那就把它看作是假期的一项常规安排,孩子无论期末考成绩是好是坏都有权利得到。不要担心这样会惯坏孩子,每次在争执纠缠、条件交换中不情不愿地满足,那才会搞坏孩子的心态,使他变得贪婪和功利。把满足孩子的正当需求与教育引导孩子做好该做的事,这两者剥离开来,家里没有讲条件的土壤,自然也就不会生长出讲条件的苗子。
其次,家长要提高自身的境界和修养,表现出对所从事的职业、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无条件的热爱和投入。这一点可能要求有些高,毕竟大部分普通人工作的目的还是为了谋生,但这谋生也有境界高下之分,有积极向上、主动作为的,也有满腹牢骚、不情不愿的。大人身上的两种人生态度绝对会潜移默化地投影给孩子。
当了家长就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可能产生的影响,比如,每天回家进门时,不管多忙多累,尽量收拾好自己的情绪,用笑容迎接孩子的拥抱,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又度过了充实、开心的一天;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加班不给加班费、辛苦了一年没评上先进等等,以免让孩子觉得做了事必须有回报。家长对事业和生活的热忱、不讲条件的努力,会极大地发挥榜样作用,感染着孩子也为自己的前途和梦想而努力学习、认真工作。
第三,克服“立竿见影”的心态,允许孩子按自己的节奏成长。许多讲条件的产生,都离不开家长想要快速把孩子纳入预定轨道的焦虑,但事实上,几乎所有能够快速搞定孩子的招数都是坑,背后都隐含着对孩子不体恤、不信任的心态,或者违反孩子年龄特点的拔苗助长。
比如,面对偶尔因为困或者玩过了头想不起来刷牙的孩子,完全可以给予谅解和宽容,只要TA脑子里有“刷牙”这个概念,平时能基本做到就好。
写作业是最容易让家长和孩子产生冲突的事,习惯的养成异常重要,经常给孩子灌输最重要的事情最先做!但孩子偶有不遵守,磨磨蹭蹭的时候也是最考验家长耐心的时候,如果你不想让孩子变得厌恶写作业,那么,绝对不要强制,命令加发火 ,体恤一下孩子的心理,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但用一种润物细无声,柔和的方式,相信孩子更乐于接受和尊重你的观念,允许孩子偶尔一半次的不按规矩来。
如果实在想提醒孩子别忘了作业,可以试试“猜心”法,主动对孩子说“宝贝现在很兴奋吧,那就给你十分钟好好地玩一下,等你想写了就安安心心做作业啊?”这样,孩子能感觉到他的心理是被家长看见并体贴的,多半不会不配合。
总之,与孩子相处是一门浅显却最考验人的事情。与孩子相处你就要变成一股清流:滋润孩子,滋养孩子!永远地戒吼!戒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