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格物致知(64)(第7课)

格物致知(64)(第7课)

作者: 绿兔子000 | 来源:发表于2018-01-03 23:39 被阅读0次

第7次上课

时间:2018年01月03日

上午9:00~9:45

上课内容

一,历事炼心的模式是“格物致知”

《金刚经》有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事情都是历事炼心的机会,历事炼心的模式就是“格物致知”。房屋老是不打扫,时间久了就会有积下厚厚的尘土。内心积攒的对过去的人事物固有的认为、评判、标签、感受、执着、互动模式就是心灵的沉垢,就是心上之物,格物就是看清它的虚幻本质,格去这些沉垢。不陷入过去,不执着在心上的任何一物上。

历事炼心要在生活中时时刻刻记得用出来。遇事从事后发觉,中途及时知道,到一起念就觉察,有个历练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格物致知,回到良知的状态。

二,解心结

人际关系、亲子关系的之间的各种矛盾、烦恼和情绪,好像是一根绳子紧紧地拴住了两个人。只要其中有一个人观念松动,知道问题不在对方身上,“结”只是内心对过去评判感受,只是心灵上的沉垢,是虚幻不实的,先动手将“结”解开,只要一头解开,两个人之间的拉力顿时消失,同时释放了两个人。

我和母亲的固定互动模式就是我很害怕她,总将自己放在不得不服从的地位。对于她的要求我若听从,自己觉得委屈,若不听又害怕内疚。听与不听都处在纠结矛盾中,反正怎么做都不好。这现在看到这一切都是对母亲过去的认为、评判、感受,是固化下来一直没有解开的“结”。明白了问题不在母亲那里,要自由只能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先解开自己这一头,两个人都轻松了。当下母亲只是说话,我只是听着,过去的不存在,该怎么做就不纠结了,怎么做都可以啊。

三,觉醒

觉醒指的是禅宗悟道的标志。

从夜晚的梦中醒来,我们毫不费力就能了知昨晚梦中的一切均是虚幻。

人生也是一场大梦,我们以为真真切切的身体,跌宕起伏的人生,沸沸扬扬的世界,不过是梦幻泡影而已,只是我们深陷在其中而不自知。觉醒就是从人生的大梦中苏醒过来,知其幻而不当真了。

真正的自在就是随顺自然。只有觉醒悟道之后,才能真正的随顺自然,是一种因为了知一切是幻相后不再执着,心无挂碍,自由自在,活泼泼的生命状态。而不是生活中无力控制,做不到时无可奈何的口头禅——随缘吧,顺其自然。

只要知道这是个梦,从梦里面醒过来就好了,醒来是最根本最彻底的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

觉醒的工具就是格物致知。

四,练习的重要性

格物致知,要能够置于良知的状态,重点就是坚持练习!练习!练习!

静坐是不随念转的预演,历事炼心是不随境转的实战。

历事炼心的过程:遇事觉察情绪——发现陷入情绪——知道这是幻相——不追随感受——回到良知状态——坦然接受——随顺做事——怎么做都是自在的。

一句话,好好练习。持之以恒每天30分钟的静坐练习致良知!

静坐练习

1. 第一次,上午八点开始,练习半个小时。

2. 第二次,下午三点半开始,练习半个小时。

相关文章

  • 格物致知(64)(第7课)

    第7次上课 时间:2018年01月03日 上午9:00~9:45 上课内容 一,历事炼心的模式是“格物致知” 《金...

  • 对格物致知的理解

    第12天(2022-10-19)对格物致知的理解 杜保瑞教授认为“格物致知”是阳明心学工夫心法中最重要的观...

  • 时间管理2阶Day17

    第60~64讲 ① ② ③

  • 如何修身

    儒家修身方法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通过格物致知达到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是基础,诚意正心是结果。格物致知就是修...

  • 心想生:格物致知不是处理情绪

    01 格物致知不是处理情绪 很多人认为“格物致知”是处理情绪的,“格物致知”只是个观察,“格物致知”只是在“觉”。...

  • 每周精进(20210412--202104018)

    本周目标:本周不设目标,全凭感觉向前! 每日精进-20210412-第64篇 每日精进-20210413-第64篇...

  • 格物致知iOS类与对象

    格物致知iOS类与对象 格物致知iOS类与对象

  • 第十七周总结

    一、本周总结 经典:学习《周易•下经》第61-64卦,复习第31-64卦。 诗词:《秋夕》杜牧 地理:进入复习阶段...

  • 学做“快乐鸟”

    《学做“快乐鸟”》(原创/随笔) 2020年3月9日,2组编号12号,“日究竟”【第64天】 洞见:第64天(作者...

  • 2018年7月28日小楷练习

    《道德经》第64一66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格物致知(64)(第7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xrl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