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你遇见过“信任危机”吗?
前言
今日和大家聊聊关于“信任与原谅”这个话题,之所以聊这个话题,也是因为今天的实际生活中遇见了相关的场景,与大家探讨一二,希望可以有些许启发。
在探讨之前,邀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
其一,你有没有因为别人做了某件错事后选择不再信任的经历?
其二,你有没有因为自己做了某件错事后而不再被某些人信任的经历?
以上两个,我都有,当然了,行文不以此为主,而是以引起此话题的故事为主。
以下,enjoy it.
1.信任故事一
近些日子在朋友家玩耍,今早上因为朋友忘了请假,一门临时的课程打乱了今天的出行计划,看他坐在那儿有点为难,我就建议道,“我看你是坐不住了,不如申请一下,晚上回来看录播,不然你这看了也等于没看……”
而后同学便和他爸申请,想着晚上回来再看录播,结果宛若捅了马蜂窝,同学爸爸一二三四条分缕析的讲了一系列事情,最后一句结论,“以上事情,让我很难相信你今晚上回来会好好看课……”(大意如是)
我愣住了,彼时刚好一个电话响起,我便离开房间,后来朋友也听课去了……
电话打完我在楼道琢磨这句话,“以上事情,让我很难相信你今晚上回来会好好看课……”
不知怎的,总是觉得几分不适,至于相关的思索内容,稍等片刻,后文自会公布。
2.信任故事二
晚上吃饭,朋友表弟也在,期间聊到中学即将开学,新学期的注意事项。
朋友表弟是足球队的,之后也打算走这条路,我便借着这个话题和他聊了聊,大概按照教练技术和丰田五问给他推演了一个行动功课,对方也自己做出承诺。
只是过程中朋友爸爸有时候会因为对方的表达打断谈话,说到类似以下的话,“你这样也不是头一回,我们也没办法相信你真的就做得到呀……”
和上午类似的感觉又一次出现了……
3.正义的温度
这一个小标题来自超级演说家中的律师选手、林正疆的一个演讲题目,中间说到和今天故事相似,但程度更重的一些事。
“刑满释放人员再次犯罪一直是法制社会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
而刑满释放人员之所以再次犯罪,“除了部分病态罪犯”,大部分是因为得不到社会的再次信任而无法融入社会,最终走向极端……
为什么会想到这个呢?
无论是朋友还是朋友表弟,面临的场景都类似于以往做了“不被信任的事情”,今天再次做出承诺时不被信任……
按说,似乎逻辑很顺畅。
但是,可曾想过,也许,这一次真的就不同了呢?
如果一再强调不信任,会不会走入负循环呢?
自然,从事主角度,是应该努力做一些改变,重新赢得信任,可是,在赢得信任之前,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呢?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当你处于不同的角色视角时,你的感受会颇为有趣。
希望有空时可以再回顾一下最开始的两个问题,结论什么的,留白吧。
“用你希望别人对你的方式对待他人。”
以上,诸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