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04-05分享我听两本书的感悟

2020-04-05分享我听两本书的感悟

作者: 推窗赏景lp | 来源:发表于2020-04-05 23:30 被阅读0次

    近两周,忙着上课的事,从直播到录播,也错过了一些事。本想提交我的教学设计,正好这几天参加了樊登读书14天读好书成长营活动。“人不读书,一日则尘俗其间,二日则照镜面目可憎,三日则对人言语无味。”其实这个活动,就是一些书友一起听书、分享。下面我就先来聊聊听到的这两本书:《终身成长》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一、《终身成长》的听书感悟

    成长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它无关年纪。无论何时,停滞成长,才是最可怕的衰老。

    樊登读书里介绍的很多书都是工具性的,不仅给你指出问题所在,还教会你怎么解决问题。在认识到“成长型思维模式”的重要性之后,书里重点介绍了如何培养的方法:1.掌握称赞的方法。不去夸奖孩子的能力,而是去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不是夸他们聪明,而是要肯定他们付出的努力。所以说,夸的方法也很重要。2.正确面对孩子遇到的挫折。父母要学会引导孩子面对和处理挫折,把挫折视作学习的好机会。3.重视孩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在听《终身成长》这本书时,我是颇有些自信的,认定自己就是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因为我一直坚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如书上所说,我欣赏天赋,更崇尚努力。

    这本书的读者范围是非常广的,家庭、学校、社会……不管你是谁,你是什么身份,只要你愿意,你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能够帮助你的地方。

    而让我感兴趣的,应该就是教育方面:

    一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思维模式。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父母,不在乎孩子的兴趣和潜能,只要求孩子达成他们所期望的成就;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父母,不仅会给孩子设定一个奋斗目标,还会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他们尊重孩子的兴趣,重视孩子拥有完整的人格,鼓励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活得更好。

    二是老师教育孩子的思维模式。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老师,会营造一种充满评判色彩的学习氛围;而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老师,会创建一个充满信任、没有评判的学习氛围。他们注重怎么教会学生,而不是刻板地评判学生。他们致力于教会学生热爱学习、教会学生自学和思考。就算学生当下水平不足,他们也会指导学生如何缩小差距。

    成长型心态并不是遗传而来,而是教育中培养的。在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模式上,关键有两点:第一点要关注成长而非天赋;第二个要学会建设性批评,一起商量怎么才能做得更好。我们还要给孩子高标准的教育环境。

    不过,引发我思考的是樊登老师对于“虚假的成长型思维”的解读。我一直在想,我是不是“虚假的成长型思维”?为此,我仔细对照了以下三点:一是积极的心态并不代表就是成长型思维;二是我们要认识到努力不是全部。努力的方向不能错!怎么努力更重要!三是要帮助孩子去发现他的优势,要让孩子自己认识到,只有经过自己足够的努力,才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

    当反思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体现了固定型思维,并导致不好结果的一件事情时,我想到了我对孩子的教育。

    本以为,我肯定是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家长,但现在回头看,自己在教育孩子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孩子小的时候,经过比较,选择了民乐器二胡的学习。其实,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还是比较痛苦的,他的兴趣并不高,不会主动练琴。我当时想的就是,不管怎么样,一定要考过十级。虽然之后勉强真过了十级,但是考过级后,就进入初三,后来到了高中那几年,他都一直没有主动去拉过二胡。当然,我也相信,或许进大学或上班后的某一天,他能够想起二胡,甚至拉起二胡享受音乐带给自己的乐趣。如果重来一次,或许我会给孩子选择的机会更多一些。

    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好习惯》的听书感悟

    对于樊登老师来说,每一本他所解读的书必是非推荐不可的书。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好习惯》,又是这样的一本非读不可的好书。

    荐语很触动人心:天地之大,愈衬得人如蝼蚁,踽踽独行数十年,仓皇期间。有限的生命,如何装下诸多丰盛的理想?从为自己的每一个选择负责开始,这本书将循序渐进地教你掌握自己的人生。

    曾入选“中国6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书籍”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总结了生活中我们知道但不在意的原则,引导大家通过养成七个习惯,来重塑自己。

    这七个习惯是:1.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2.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3.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4.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5.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6.综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7.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则。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最需要关注的“要事第一”这一习惯,即自我管理的原则,这里提到了“四象限时间管理”,本来这个方面的内容我也研究过,但在日常生活中,那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就如我们的写作,还是常常被我一拖再拖,也令我陷入仿佛永远在处理“重要而紧急的事”甚至“紧急而不重要”的事务的状态中。再也不能这样了,必须要有所改变。

    当然,不怕有问题,怕得应该是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儿。努力吧!我必须明白,自我提升的良性循环应是学习、坚持和实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04-05分享我听两本书的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lm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