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就是媒体人的护身符,媒体人的勇气、智慧、判断、思想、良知、权力都来源于它。
这句话出自我很喜欢的一位新闻前辈。
不媚低俗、不失偏颇、不畏强权。
一句为事实说话,落得掷地有声,荡气回肠。
影片《华盛顿邮报》正是这样一个探讨言论自由与报道边界的故事。
华盛顿邮报:媒体的天职,永远是为事实发声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打响了一场不见硝烟的全新战役。
1955年,这场战役的火焰迅速蔓延至越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执意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越南被迫一分为二,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旷日持久战。
彼时,普通美国人对于政府挑起的这场战争还一无所知,蒙在鼓里。
他们天真地以为国家陷入了危机,青壮年男性应召入伍,为国捐躯是再自豪不过的一件事情。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从艾森豪威尔到尼克松,每一任美国总统都对越南战争的活动必要性公开撒谎。
他们用国之重任粉饰太平,让成千上万的青年才俊命丧黄泉,让无数的美国家庭分崩离析。
恰在此时,《华盛顿邮报》收到了一份7000多页的绝密文件。
这份名为《美国-越南关系,1945-1967:国防部的研究》的文件中详细记录了美国对越作战的阴谋与欺骗。
华盛顿邮报:媒体的天职,永远是为事实发声一时间,媒体人的原则追求与报社的生死攸关紧密相连。
如果公开,尼克松政府绝不会善罢甘休,一系列恐吓打压哪是一家小小地方报社消受得起的呢?
如果沉默,任由更多的美国青年成为政府实现一己私利的棋子,任人摆布、无端殒命,岂不是泯灭了做人的良心?
这注定是一场权力与理想的博弈。
赢了,皆大欢喜;输了,一败涂地。
距离印刷还有不到两个小时,《邮报》高层必须立刻作出一个明确的答复。
华盛顿邮报:媒体的天职,永远是为事实发声“它已经不再是我父亲的公司,也不再是我丈夫的公司,它是我的。如果任何人对此有所异议,他或许该离开我的董事会。”
当在场的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格雷勒姆夫人拿报社前途作赌注时,这个女人决定放手一搏。
第二天密件公之于众,政府的惺惺作态顺时激起千层浪,民怨激沸,游行不止。
同样不平静的,还有整个美国新闻业。
在《华盛顿邮报》披露了白宫对越南战争的真实意图后,各个报社相继响应,纷纷谴责美国政府道貌岸然、虚假伪善。
这是理想主义者的胜利,更是整个新闻行业里程碑的胜利。
影片有一段是终审宣判前,格雷勒姆夫人同法官助理的对话。
华盛顿邮报:媒体的天职,永远是为事实发声女助理说,她希望《华盛顿邮报》胜诉。因为她的弟弟,还在越南。
公道自在人心。
什么是一个媒体人的担当呢?
或许,他该拥有最犀利的笔触与最冷静的大脑,做浮华世界背后的修行僧。
这条路注定漫长、艰难、清苦。
但我们要想往前走,就总得守住一些东西,再打破一些东西。
这是永远值得我们警惕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