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睡老师分享了两个很不错的视角:静态视角🆚动态视角
静态视角做产品最大的心理坑 — 认为自己推出产品之后,反响不好。然后被别人的负面评价,比如说产品不好,没有解答他的疑问,产品的层次不够深等等问题而停下了前进的脚步。
最坏的结果—就是产品没人买,那也是一种反馈,要么说明产品不够好,要么说明音箱不够不到位,要么说明产品没有切入痛点。
静态视角:贩卖焦虑。营销最好的手段。
动态视角:视角的长度拉长到人生。当下没那么焦虑了。追求人生的里程碑。
【盘点】:貌似这半年,中”焦虑“的毒很深,近1个月正在慢慢解毒中,听君一席话后,感觉解的差不多了😂
动态视角:对标对象的是关注与自己对等的那个阶段,对方遇到的问题,看他做了什么,怎么做到的。
2.迭代模型:
1)盘点🆚复盘(PDCA):adjust的区别;
2)能量不够,1次调整1个bug;
💥【盘点】自认为工作上的能力还不错,毕竟每段工作都做到了公司核心员工,也曾3年内5次升职加薪3次转岗,薪资涨幅125%。但工作上的一些能力和技能,没有迁移到自我探索上面,很大的一个原因也是盘点的力度不够吧,没有复盘到本质,还是就事论事,在adjust层面做的不够。
💥给自己大脑一个本周内的思考问题:如何把工作技能和能力进行有效的提炼,并迁移到自我探索上?
2.螺旋上升理论。
切中我目前的痛点和定位困惑:觉得自己干什么都干的还可以,怎么破?
↗️副业切割成几大类,专注一旦时间内的效果。最终整体的体积变高了。(回到原点,但我已经不是原来的我)
💥盘点
艺术类(ppt、个人形象、画画、插花、海报)
心理类(武志红、解梦、手相、亲密关系、自我探索)
沟通(咨询、项目/产品管理、培训演讲、写字)
↗️越往上圈越小,定位越集中。
🔁真正是你生命中的东西,会慢慢的回到你的东西。
思维的迭代(保持思维的觉察)
💥【今日觉察】目前没有定位,也没有产品,可以自我觉察做起来,朋友圈每日一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