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写稿”而不是“写文章”或者“写作”?因为知道自己写的不过是一时的所思所想,并不成体系,很多时候甚至没有逻辑可言。只能说是写出一篇篇不成熟的稿子,而不够格称之为“文章”。
言归正传,为什么要在简书上发表自己的文字?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想要赚钱。
那为什么不去投稿?
因为上网搜了一圈后悲哀地发现,当今时代谁都可以生产文字,很多纸媒的编辑都不看邮箱了。毕竟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每天打开邮箱都是许多质量参差不齐的投稿,字数总计可以与一本中长篇小说媲美,那我也不会选择大海捞针,而是选择有针对性、更有效率的“约稿”。
所以,怎么才能让人来约稿?
网上的大神给出的方法就是在自媒体上坚持写文。如果有一天被哪个在网上冲浪的编辑发现“呦,写得还不错,可以约一下稿”,那就成功了一大半。
但是要让自己被发掘,至少要不间断地写上半年以上。才思敏捷的写作高手可以一出手便技惊四座,文章被大量点击,而像我这种从来没有在纸媒上刊登过文章的普通群众而言,我能选择的就是一点点写,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先写下来再说。至于文章写出来之后有没有吸引力,那应该是写得多了才会慢慢“质变”吧!
我为什么在简书上写稿?
最内在的原因就是想要得到许多人的认可,从而更认可自己。
读书的时候写的考试作文得到高分,特别开心,感觉老师觉得我写得好。如果作文在课堂上当作范文被朗诵,更为开心,感觉这篇文章有价值,被赏识的其实是我的内在思想。
如果很多人愿意花时间读我的文字,其实就像是愿意坐下来和我聊天,听听我的想法观点,对我的内心世界有所好奇,并觉得有观察的价值。也许一开始便直戳戳地道出自己写稿其实是为了挣稿费,会让人很反感,尤其是那些我很钦佩的,真的是为了写作而写作的人,真心热爱写作,并不在乎金钱。我想我应该会得到这些人的白眼。但是我还是决定写下最真实的想法。虚构的小说也可以动人,那都是高阶的技能。像我这种愚笨之人,还是追求真情实感吧!
在简书上写稿还有一个比较励志的原因,就是和内心的自己对话,顺便提高一下自己的写作能力。
其实自己并不是很有写作的天赋。从小学便开始写小说但总是半途而废,因为灵感枯竭。上了大学,再也不用写作文了,反而渐渐不知道怎么用文字去梳理自己的心绪与感悟。所幸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固定的笔友,每个学期都会写几封长信倾诉生活。在写信中,感觉到一种放松与享受,似乎透过字里行间,认识了自己,仿佛写的信,是写给自己的。
我想,文字就是有这种力量。可以治愈作者自己,所以很多人才不停地书写,乐此不疲。
在简书上发表的稿子,我想会毫无保留,即使是心中一些阴暗见不得台面的想法,也会写下。因我用的是笔名,其实与现实生活中的面具无关,无所顾忌。而且既然是对自己思绪的梳理,如果不真实,那有什么必要?
其实第一篇文字不知道写什么主题好。
想了一会儿,不如就写为什么自己要写稿吧!
不知不觉也写了很多。
《僧祗律》: “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原来将自己刹那闪过的念头书写下来,亦有这么多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