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喝了一两杯茶,一下午感觉精神状态不佳,双眼模糊,心浮气躁。
中午睡了30分钟,下午冥想30分钟,在华为睡眠记录中被标注为“零星小睡”。
下午莫名心烦气躁,心静不下来。30分钟的冥想,20分钟的朗读都没有安放好这颗躁动的心。
一下午,干什么都到了不心里。直到下班以后, 依然心浮气躁。
回家的路上,和爱人聊聊天,谈谈心情。等到家的时候情绪已经得到安抚,回归了平静。
回头看今天的情绪历程,看似是爱人和家对我的情绪有安抚作用。
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则是另外一种解释。
早上到单位处理工作上的事情,本身就非常耗能,当时能量已经亏空。接着开会,处理更为棘手的问题,内耗比较大。
耗费能量以后并没有及时补充,或者补充的方式不恰当,导致自己一直处于低能状态。
处于低能状态的我们根本没办法对抗基因带给我们的远虑和近忧,环境带给我们的压力和困难,他人带给我们的情绪暗示。所以,我们感觉什么都是事,心胸变狭窄,身心变紧张,言谈变苛刻。这样状态的人,谁愿意亲近?
那如果发现自己状态自己调整无效,该怎么办?
如果自己无法及时补充能量,就试试离开眼前的环境,到户外走一走,接触一下大自然。
但对我太说更好的方式也是写一篇高质量的文章,让自己处在心流状态下,这是能量的快充方式。
而我能想到最容易获得心流的方式就是沉浸式写作。
当大脑懒惰的时候,就去读罗胖的《启发》,这本书会启动大脑运转。大脑运转起来,人就会变的有条理有秩序,会产生多巴胺,会快乐。
很多时候,我们快乐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远虑和近忧,而是我们可以让当下的快乐覆盖那些忧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