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有一家图书馆准备搬家,馆主打算找搬家公司把书打包搬走,可预算费用却高达350万英镑,馆主因为拿不出这些钱而发愁。如果你是馆主,怎么才能用最少的钱帮馆主把书搬到新馆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与馆主类似的困境,面对一些很难用常规办法解决的问题时,不知该如何打破固有思维,最后只能束手无策。
这主要因为,我们在解决问题时缺少模型思维。
广义的模型思维指的是一系列能够“生成”智慧、对生活有引导作用的不同逻辑框架。从狭义上来看,模型思维指的是一种利用理解、认识世界的思维模式,它利用数学公式和图表展现的形式化结构,提高我们推理、解释、预测及探索的能力,以便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也就是说,模型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打破固有思维模式,通过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模型,实现思维转变,最终轻松化解难题。
比如,英国图书馆馆长解决问题的办法是:通过思维转变,把“搬书”变成“还书”的形式。他发布一条消息:“即日起,免费无限量地向市民借阅图书,条件是从老馆借出,还到新馆去。”最终实现了用最少的钱搬完所有的书的目的。
你也许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可是馆长确实通过这种“还书”的形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所以,千万不要小瞧了模型思维的“魔力”。
当然,馆长的思维转变模型并不适用于所有的问题,因为模型思维具有多样性和针对性,也就是说,不同的模型思维针对不同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想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模型思维的作用,就必须要对常见的模型思维有更深刻、具体的认识。
常见模型思维的分类
一般情况下,按照用途、目的的不同,可以把常见的模型思维分为三类,即“对世界进行简化的模型思维”“用数学概率来类比的模型思维”以及“对新事物的探索性模型思维”。
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无论是哪一类模型思维,模型都必须是易处理的、足够简单的,这样就可以让我们快速把逻辑推理应用到模型中,然后解决问题。
下面通过具体的模型思维,了解三类用途不同模型思维,以便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快速准确地使用相应的模型思维。
第一类模型思维,是对世界进行简化的模型思维。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极大丰富的时代,轰炸式的信息,占据了我们的生活,因此通过可以对世界进行简化的模型思维,将诸多信息进行简化,对于我们来说十分必要。
其中,“网络模型”便是可以简化信息的一种模型思维。所谓“网络模型”,是指基于一组网格统计数据,通过计算网格平均值以及分析节点分布,来整合简化信息的一种方法。
第二类模型思维,即用数学概率来类比的模型思维。
这一类的模型思维,是普遍存在的,毕竟大部分的模型思维都基于“数学”。其中,“正态分布模型”“线性模型”“幂律分布模型”“基于阈值的模型”等,都属于第二类模型思维。
第二类模型思维,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把相应数据代入到既定的数学公式中,通过数学公式的变化规律,得出与所分析数据之间的联系。
第三类模型思维,即对新事物的探索性模型思维。
在诸多模型思维中,具备“对新事物的探索性模型思维”,虽然不常见但于创新而言,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仅可以搜索现有规则和程序中的缺陷,还可以设计各种各样的框架、程序及制度,以便更好地激发出思考者更多的创新探索性思维。
通常情况下,在使用这一类模型思维时,我们需要的前提条件是,足够真实有效的数据以及明确具体的目标,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设计出更合理的战略、计划。
其中,“机制设计模型思维”便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探索人工构造的目的。所谓机制设计模型思维,指的是一种对制度进行建模的框架,不仅可以调整原有制度的不足之处,还可以设计各种各样的制度,而这是对新制度探索的一种研究方法。
举个例子,某个学校在雇佣教师时,一般通过民主程序进行,可是这种民主程序的分配方式,虽然人性化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于是,就可以通过比较多所学校的雇佣制度方式,调整好更合适的新的雇佣制度,这里运用的便是“机制设计模型思维”。
所以,在这个数据爆炸的时代,我们要善于用数据说话,而模型思维就是让数据说话的秘诀,想要更好的利用数据解决问题,就必须要学会模型思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