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累,想倒头就睡,一觉到天亮。可是内心却总觉得今天是个难忘的日子,应该留下点什么。
像每一个普通的周六一样,早晨七点出门,留言条成了孩子们一睁眼之后最期待的东西,哪怕他们已经知道我不在的这一天他们需要做什么,却还是对留言内容充满期待。有时候,尽管爸爸会在家,他们还是希望能够看到一张我亲笔写的留言条。俨然,留言条就像一座小桥,连接了我们内心深处最私密的情感。
今天早晨出门匆忙,简单写了两句敷衍了事。
“吃床记得喝粥。”
“烤箱用好后记得关闭电源。”
没错,一直喜欢烹饪却坚持不入烘焙界的我昨天买了个烤箱。
昨晚收到烤箱后,儿子比我兴奋多了。他本来就喜欢在厨房里捣鼓,并且深信不疑地认为只要妈妈进军哪个行业,就一定都是行业里的领头羊。当即他就表示,要先烤几个红薯尝尝。但由于没有锡纸,就没有让他去尝试,以至于睡觉前还念叨着让我今天一定要先买好锡纸再去上课。
早晨六点多,买好锡纸,和留言条放在一起之后,便出门了。
一路上奔波在出上海的高速上,心想儿子即将第一次独自使用烤箱,会不会烫到他,毕竟他才不到十岁啊!看看周围的独生子女们,还被一家人2+4地照顾着,而儿子却从妹妹降生的五年前起,被我们当成了小大人。
从小帮妹妹推车子,到现在晾衣服收衣服,出门帮我拎包扔垃圾,这些琐碎的家务不知何时起,已经变成了他的专属。而他却沉醉其中,乐此不疲。
十点课间休息的时候,儿子发来图片,并打电话告知烤了红薯和鸡翅,很成功,还特意给我留了一块,并且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中午一定要回家品尝一下。
是呀,毛毛细雨的秋日里,一张模糊不清的图片顿时冲走了一切寒凉。隔着屏幕的图像里,五块排列整齐的鸡翅寄托了所有情感。那情感是什么?是我对儿子放手试错的担忧,是儿子对我满心欢喜的分享。
中午,儿子将用锡纸包好的一块鸡翅小心翼翼地放在我的手中,满眼认真地看着我轻轻地拨开锡纸咬下的第一口,傻笑着说:“好吃是好吃,不过好像有点咸,我放了两次盐。”我笑着点头,直夸好吃,甚至比肯德基的还好吃。
看着我满足地吃完,他兴奋地说:“妈咪,以后做鸡翅就交给我吧,拌好酱刷上油直接烤就好,真是方便又好吃!”
“什么?你没有洗鸡翅吗?”
“啊,还要洗啊,我以为你已经洗好了!”
好吧,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生活就是一个充满意外的神秘罐子,我在这罐子里舀了一口咸,吃到了浓浓的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