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除了写东方的建筑美学以外,曹公用了很大的力气在写东方的文学。在东方的园林设计里,光有景致是不够的,在适当的景致里配上更能体现意境的诗词名句,则更是点睛之笔!
贾政带着众门客一边观赏,一边给所到之处题词。而每一处,贾政也会让宝玉说出他自己的想法。这无疑是对宝玉的一次测试了。虽然,宝玉当天是很不开心的,因为被老爸考,但我觉得这种考试是非常好的。文学的考试就应该是在生活中进行的,面对一片青山绿水,由感而发,诗句如泉涌!而我们现在,很多时候的文学已经变成了白纸黑字的题了!
贾政等人在一进门的假山处就开始命名了。先看看原文: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2]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二字妙。”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籍含蓄者。”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
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这一段,只是这一回里很普通的一个场景。这一回有很多这样的场景,每一个场景都能带给你不一样的领悟!
在这一段,当贾政看到这处景致时,一股清流从郁郁葱葱的草木之中就出。贾政给这个景取名为“泻玉”,众人都说好!其实,我觉得贾政不管给这个地方取名叫什么名字,这些门客都会说好!本来这些门客都是贾家养着的,这些人是最为市侩的!贾政从政多年,天天在政坛混,多年下来也有很多与生俱来的气度和愁感!“泻”字,虽有奔腾而出之意,但未免又有感伤和落败!
这时,贾政问宝玉,他取的这个名字怎么样?宝玉也好玩,他还很较真的给他老爸指出,我觉得你取的这个名字不怎么样!虽然老爸很不舒服,可这也是我很喜欢宝玉的地方!他在对待创作上,他绝对不会去应付的。他会觉得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于是,老爸让他取一个。宝玉想了想,觉得这个别院是用来接待皇妃的。“泻”字有点不敬,于是他取名为“沁芳”。“沁”字就比“泻”字美太多了!“沁”字更有体验的部分,会有一点一点往下渗透的感觉在里面。而这种感受的领悟,宝玉有,贾政没有。
很多时候,我其实很可怜贾政。他每天兢兢业业地上班打卡,要适应庙堂的尔虞我诈,很多时候他是不能用感受来思考问题的。于是,这样长时间的训练,他也可能麻木得没有感受了!虽然他也饱读诗书,可当面对此情此景的时候,他的体验因为迟钝而不能调动更多的感受出来。而宝玉则比他爸爸更为细腻。
《红楼梦》再读,你会发现他有很多的警醒和对比!贾政一直不喜欢宝玉,就是因为宝玉只对这些风月佳境感兴趣,而贾政感兴趣的政治呢?也许他能让人变得很适应这个社会,可却把人改造得很无趣!人生有得有失!没有最好和最合适!
《红楼梦》越读越像一部佛经,曹公一定不是在追崇宝玉的人生,但他也不是批判贾政的人生认知!他只是想告诉我们,人生其实是应该有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而这两种状态不应该是那种比那种更优,或者是,哪一种就应该作为年轻人的人生信条。他只是想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同时有两种不同的认知,并且我们可以让这两种认知同时存在!
人,不是只有理性才最好,只有理性的人,是否也会让人觉得刻板!而只有感性呢?是否又太情怀而游戏人生?可,如果,我们对这两种生活方式都认同呢?让我们在理性的工作中带有感性的热情。在理性的生活中带有感性的温度,是不是会让人的生命更饱满呢?
越来越喜欢《红楼梦》,也是因为这些。一部好的作品不仅仅是写一个故事,更多的是对人的警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