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红院里的这架穿衣镜在书中出现过好几次,还在第五十六回贾宝玉梦到甄宝玉的情节中担纲重要道具。它第一次出现是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大观园刚刚修好,预备元春省亲,还没人住在里面。贾政带着宝玉和清客相公们走到这里,“迷了旧路,左瞧也有门可通,右瞧也有窗隔断,及到跟前,又被一架书挡住,回头又有窗纱明透门径。及至门前,忽见迎面也进来了一起人,与自己的形相一样,——却是一架大玻璃镜”。如此写法,很显然,即使以贾府之尊荣,这样的大玻璃镜虽不是见所未见,但也不是轻易可得之物。
之所以难得,是因为玻璃在当时还属于比较稀罕的宝物。何以见得?贾母身边领一两银子月钱的大丫鬟里面有四个是以珠宝为名的:翡翠、琥珀、玻璃、珍珠。珍珠后来给了宝玉,改名袭人。从这个名字可以看出,玻璃是可以与琥珀、珍珠、翡翠相提并论的。
玻璃为什么会这么珍贵呢?开罗的博物馆陈列了许多古埃及时期法老的棺椁,这些距今好几千年以前的文物已经大量使用玻璃作为装饰。难道中国古代从来没有发展出玻璃、而西方的玻璃在明清之前也一直没有传到中国吗?最让人疑惑的是,中国古代烧制瓷器的工艺领先欧洲一千多年,而制造玻璃和制造瓷器所需要的技术并没有太大区别,中国却始终没有发展出西方那样的玻璃。
事实上,中国很早以前就掌握了制造玻璃的技术,琉璃就是玻璃的一种。有考古证据的琉璃至少可以推到西周时期,比玻璃出现在古埃及的时间略晚。但是中国古代的琉璃和西方的玻璃是完全不同的。与古埃及一脉相承的欧洲玻璃是钠钙玻璃,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并含有氧化二钠和氧化钙。这个成分与我们今天使用的玻璃大体是一致的。而中国古代的玻璃,按照现在古玩行的说法,不透明的叫“料器”,半透明的是“琉璃”,而透明的就叫“玻璃”。但不管叫什么,它们都属于铅钡玻璃,含有铅和钡,这是与欧洲玻璃最大的区别。铅和钡使得琉璃色彩绚丽层次丰富,但是它比钠钙玻璃易碎,而且不耐高温,铅钡这些重金属还对人体有害。这些因素使得琉璃在中国始终被用作装饰品,而从来没有成为过日常使用的器皿。再加上中国很早就有了非常先进的瓷器制造工艺,相比之下,瓷器的实用性要高得多,故而一方面我们看到瓷器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另一方面玻璃工艺则停滞不前。
欧洲正相反,直到18世纪才掌握了制作瓷器的技术。在没有瓷器这条路的情况下,欧洲从古代就开始大量使用玻璃器皿,而这也不断推进了玻璃制造技术的发展和革新。公元77年古罗马学者老普林尼(Pliny)在《博物志》(拉丁文Naturalis Historia,又译《自然史》)一书中就描述过把金叶铺垫在玻璃下方来做镜子用,他甚至还提到过把铅融化后附着于玻璃表面的技术。当时的困难主要在于很不容易获得厚薄均匀的大片平面玻璃,那时候的玻璃镜子很可能是把一个玻璃球敲碎取得的一块直径不过几英寸的凹面或凸面。平面的玻璃大约要到16-17世纪才能制造出来。
贾宝玉房里的那块落地穿衣镜必须要有一大块平面玻璃才能制作,而红楼梦时代的中国要得到一块这样的玻璃是非常困难的。西方的玻璃大约是清初由欧洲传教士带到中国的,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在内廷开办了第一个玻璃工厂,制作供皇室所需的玻璃器。即使有幸得到皇家赏赐或从内廷流传出来的东西,穿衣镜所需的这么一大块玻璃运输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平常人家是很难获得的。
穿衣镜是小事,玻璃在现代科学发展史上的作用却非常重要。由于欧洲普遍使用玻璃,工匠们在偶然间发现了玻璃的许多用途。眼镜大约在13世纪就出现在了威尼斯,而一旦透镜的使用推广开来,望远镜和显微镜也就顺理成章地在16-17世纪出现了。望远镜帮助伽利略更加理直气壮地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进而开创了现代物理学的研究。显微镜下观察到微生物,为欧洲医学迎来了两千年来第一次实质性的进步。
看到玻璃在欧洲科学史上的作用,有人认为,瓷器过早过快的辉煌抑制了玻璃在中国的发展,为中国近代以后的科学落后埋下了伏笔。对这种观点,我实在不敢苟同。欧洲科学的发展,玻璃当然功不可没,但是在哲学和文化层面有着更深刻的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是在认识论上具有非常强烈的功利性。什么意思呢?我们的古人关注解决具体的问题,而不关心如何从这些问题背后抽象出普遍理论。墨子观察并记录到浮力现象比阿基米德早将近两百年,但是墨子只停留在记录现象,而阿基米德却发展出了浮力原理。二者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墨子的记录只是定性描述,而阿基米德找到了定量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墨子只是观察记录,而阿基米德主动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实验来寻找浮力背后的普遍规律。从这个小例子可以看出,东西方文明的发展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其结果绝不是一个玻璃能够左右的。
曹公借穿衣镜让贾宝玉与甄宝玉在梦中相会,暗扣“假作真时真亦假”,其中大有深意。而玻璃与瓷器背后的路径选择,以及对东西方文明的深远影响,恐怕也绝非偶然。
参考资料:Wikipedia相关词条;卞宗舜、周旭、史玉琢《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轻工出业版社;张雷《中国玻璃发展史》,2011;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