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爱钱爱理财
都是十年打工仔,为什么他可以任性辞职环游世界,而我却只能做加班狗

都是十年打工仔,为什么他可以任性辞职环游世界,而我却只能做加班狗

作者: 汪凡的财富花园 | 来源:发表于2019-06-23 12:06 被阅读4次

前段时间,在行上有个学员约见我。就叫他老陈吧。老陈今年37岁,见到我时非常苦恼。他说,汪老师,为什么人与人差距那么大呢?我和我的同事小秦同年入职,都是北漂,一转眼在同一家公司都干了十来年了,可为啥人家今年潇洒辞职全家出去玩了,我却只能老实上班苦哈哈还房贷呢?

我先习惯性地问了他几个问题:一,家庭有没有明确的短、中、长期财务规划?二、每月家庭节余多少?怎么安排的?三,被动收入与主动收入的比例有多少?三个问题问下来,他自己也很郁闷。因为他的答案分别是:没有,需要用钱了提前筹;每月节余1万左右,之前拿来炒股赔了,后来不炒了,基本都放在余额宝里;被动收入基本没有,可以忽略。老陈说,其实,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找汪老师学习的原因。我感觉我和身边的人做的事也差不多啊,炒股票、买基金、用余额宝,我们家都没耽误,但不知为啥,就是和同期的小秦差了那么多。

我问他,那你知道人家小秦这些年都做了什么事吗?老陈想了想,说,好像也没啥特殊的。刚上班那会儿,我们还经常在一起聚餐吃饭喝酒,后来慢慢的他就不参加了,混在一起的时间少了,除了上班基本没啥交流,也不太清楚有啥不一样。从这段话里,我立马就找到了一个关键点:先是老陈和小秦都在一起吃喝,后来小秦不参加了。各位亲们,你们明白了吗?小秦的观念发生变化了,不再把收入的精力放在这些无谓的活动上了。

其实,我在大量跟学员的沟通中发现,很多人对理财都有一定的误解,大部分人都认为,理财很简单,不是有句话吗?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不就是找地方找钱投出去,让钱越来越多吗?我花钱听你的课、约你见面,就是想让你给我讲讲都有什么好产品,我直接买就行啦。各位亲们,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那就大错特错啦。找产品、找钱投出去,这个活应该是各大金融机构的客户经理们的工作,而不理财规划师的工作。客户经理的职责是销售,而我的职责,是告诉你正确的理财观念,用正确的理财观念驱使我们去采取正确的行动。而买产品,仅仅只是理财行动中最后的一个环节。

老陈在沟通中跟我讲了讲他工作以来这十来年的理财经历:上班、月光、谈恋爱、月光、谈婚论嫁、双方父母凑首付、还月供、买车、生孩子、还月供、养车养孩子、基本月光、涨工资、略有节余、买基金股票、赔、余额宝、微信理财通。基本就是这样一路走来。听起来怎么样?每个人身边是不是都有很大一批人是这样过来的呢?老陈是一个典型代表,看起来没啥不一样,普通人就是过着这样平淡无奇的生活。

考大家一个问题。这世上有没有人的财富是你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答案是必然的,一山总比一山高。那下一个问题,这些比你有钱许多的人,真的比你聪明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吗?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从IQ的角度来讲,最聪明的爱因斯坦,IQ也就160左右,大多数人都在100左右,也就是说智力相差不大。那我们与有钱人之间相差的是什么呢?

只剩下观念的不同了。

老陈和小秦相比,虽然我不知道小秦具体都干了什么,但两人基本相同的外部条件,那决定不同现状的,只能是两人不同的观念了。而生活中,还有很多常见的行为,比如总是图便宜花很多钱买一堆没有价值的东西,最后反而成了负累。比如挖空心思省吃俭用花2万块买个奢侈品包包,却不愿为自己的成长投资。比如信奉及时享乐,觉得年轻就应该及时享受,所以总是月光。这些行为,其根源都是在对理财的认知上出了问题。

理财,有哪些常见的认知误区,又应该具备哪些正确的观念呢?

理财误区一:认为买产品、做投资就是理财了。

我非常理解大家理财迫切的心情,钱生钱嘛,总要买点什么,才感觉我开始理财了。

但其实理财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买产品就完事了,各种理财产品仅仅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每个工具都有一些金融属性,比如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而这些工具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至于是不是符合我们,就需要看我们自己的需求了。

举个例子。比如有人问,我有一些钱,该怎么投资?

这个问题太开放了,我根本无法给出答案。因为我不了解你的背景情况,你多大年龄,钱未来多久要用,未来有什么计划安排,钱打算干什么用,我都不知道,所以无法回答。

理财,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生的各种财务需求。如果不从需求出发,不做个体规划,就想着挣高收益,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混乱的。

投资的目的则非常单纯,就是为了赚取更高的利润。两者的目的决定了彼此的差别。从这个角度来说,理财包含投资,投资仅仅是理财的一部分而已。

仅仅考虑投资的问题,必然的结果就是将大部分的关注点和财富都放到了收益上,既可能忽视投资风险,也可能忽略人生风险,甚至会忽略家庭短、中、长期的各项规划,带来不健康的家庭财务状况,最终影响的是家庭的幸福指数。

作为一个投资者,他不会去关心投资的钱将来有什么用途,只关心这笔钱在这个投资过程的收益和风险的匹配。因此,投资更像是在做一道冷冰冰的数学题,而理财,更需要考虑人生的规划,考虑生活的需求,因此理财像是一道充满了感情色彩的语文题。语文如果不学好,数学就连题目都读不懂喔。

理财误区二:我现在手头没啥钱,不用考虑理财。

其实,理财关注的不是当下你有钱没钱,而是当你人生的重要时刻来临时,你是否有钱去实现。

比如,明年打算全家去马尔代夫度假旅行,5万元是不是马上就能拿的出来。

比如2年内家庭想换一辆30万的SUV,这30万2年内是否能够准备充足。

也许,今天我们还没准备好,现有资源并不丰富,但是并不影响我们从现在开始,养成一些好习惯,让家庭财富在一个良性的轨道上成长。特别是当家庭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越早学会理财知识,对家庭未来发展、财富增长都更加有利。

而越是没有足够资源的人,就越是有必要早点开始思考这些,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当下开销虽大,但我们仍然要把理财提上日程的原因。

理财是一项技能,一旦习得,终身受益,比如我们在孩子还小,开销没有太大的情况下,家庭承受风险的能力也更强,即使发生风险,也有能力有时间去应对。这就像是本金小的时候,试错成本会更低,当可管理财富多了再开始学习理财,一旦损失,可能会大大影响家庭财务。想想看,你现在钱少的时候不会理财,那当你未来有一天钱多了,就能够自动会理财了吗?

说完误区,再跟大家讲讲理财应该有的正确观念。

[if !supportLists]1,        [endif]清晰了解你的需求是什么;

人生,有一张非常简单的图可以轻松概括。这张图里,包涵了人一生所有的历程。从出生,到成长,到成家,到产生下一代,再到逐渐老去,每一天,我们都在花钱,但并不每一天都在挣钱。我们要确保通过理财,让家庭的每项财务需求都得到妥善的安排。

人生会有一些非常重要、必须满足的财务需求,比如孩子的教育金、父母和自己的养老金、买房买车等品质的追求、可能存在的医疗费,这些都是家庭理财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同时,随着我们收入越来越高,财富越来越多,守住财富,传承财富,将来也会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在我接触的很多咨询案例中,有一些收入很高的朋友,收入不错,但是钱却没了,就是因为缺乏理财的观念,只知道投资,结果忽略了风险,反而还跑不赢收入比不上他的朋友。

[if !supportLists]2,        [endif]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理财的习惯,主要体现在开源节流四个字上。

开源,就是想尽办法提升收入,比如投资自己的成长,让自己的工作能力提升;比如增加自己的标签,让自己增加一些额外收入;再比如提升投资能力,让自己现有的钱变得更多,等等。

节流,就是尽量少花钱,通过理财的一些手段,避免非必要开支,将钱花在更有价值的地方,让辛苦努力换来的收入不那么轻松地流失掉。

关于开源与节流的方法,后面的课程中我们将会详细介绍。

总之,理财是一门系统科学、专业学问,我们需要从需求出发,认真参与、耐心摸索。当然,这事并不难,而且,为钱去努力,谁不愿意呢?

理财越早开始越好。我们对待金钱的态度,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之后金钱拥抱我们的速度。金钱不会自动产生,它是一种能量:

投向它的能量越多,获得的回报就越多。

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改变,一起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都是十年打工仔,为什么他可以任性辞职环游世界,而我却只能做加班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xyi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