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实体书店的生存环境很差,很多小书店扛不住网络经济的巨大冲击,只能黯淡退场。本市硕果仅存的常青树唯有新华书店一家,印象中,书店的年龄比我还大。
上小学时,一听到哪位同学常常去买书,内心立刻滋生出羡慕来。和当时的工资相比,书价绝对不算便宜,大人们往往会在买书和买肉的十字路口犹豫不定,最后狠心选择物质食粮。
小时候是买不起书,等经济独立后又嫌逛书店麻烦。常常是鼠标在网上轻轻点两下,没几天快递员便会送书上门,图得就是个简单。
这次去书店的原因是老公单位新换了位书生类型的领导,特地给每人发了张购书卡,旨在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
像老公这种看书只看漫画书的人,早就把购书卡遗忘在了裤兜里,直到准备洗衣服时才发现,跟献宝似地捧给我,当即我就拍板:全家立刻出发,去感受浓厚的书香气息。

然而,刚刚装修升级过的书店,和记忆中的虽简陋但读书氛围浓厚的书店出入很大。
迈入书店,扑面而来的不是书香味,而是满满的商业化气息。右手边是间伪装成书咖的奶茶店,浓郁的人造香精气味朝着鼻孔汹汹袭来,左手边则是一排卖儿童玩具、书桌、学习机的连锁店。置身其中,我产生了莫名的疑问:是不是走错了?这里究竟是什么地方?
好在前方终于出现了几排书架,无声提示着这里就是我们要找的书店。改造后的店面比以前强的一点就是多了几张阅读用的沙发,然而,明明是儿童区,沙发上却横躺着几位糙汉子闭目养神,有位大哥的呼噜声甚至盖过了音乐声。
因为仅有的阅读椅被毫无素质的大人占据,孩子们没地方看书,索性一屁股坐在木地板上。虽说这几天温度不低,但北方的地面依然寒气未消,女儿颇想效仿一下,打算盘腿让屁股与地面来个亲密接触,却被我匆匆拽走:赶快挑两本书,这里不宜久留。
在挑书时,我们又遭遇了难题。闺女想看米小圈,四个大人一排排书架看过去,也没寻觅到这套热门书的丝毫踪影。
期间我问了三名店员,她们用手指了三处不同的方位,我走路累到腿疼,收获依然为零。突然好怀念20年前的店员,头脑里有清晰的书目列表,随意在书架上一抽,惊呼声立刻响起:这就是我要的书。宛若武功高手不用回头,便能准确判断出身后敌人的方位。
陷入绝望的全家决定寻求高科技的帮助,在自助电脑上热火朝天地查询了一番,还打印出纸质的书籍位置示意图。然而,等我们奔到现场时却发现,指定位置上一本米小圈也没有。
瞬间我就爆发了,在这个破地方耗了一个小时,想花钱都花不出去,这算个什么世道!
就在我打算把购书卡扔进垃圾箱之际,一位保洁阿姨听到了我们嘴里念叨的“米小圈”,热心地指着角落里一整排的书架:“在那里哦。”
她的声音与天籁之音别无二致,让人不禁心生感慨:这阿姨真是如同扫地僧般的存在啊。一行人蜂拥至书架旁,匆匆抱着几本书赶忙付账。
结账时才感到一丝欣慰,原本走高冷路线从不打折的书店,据说是因为要配合“书香”城市的定位,破天荒给打了七五折,四本书折后价75元,老公大呼“不贵不贵”。
我多事瞧了眼网店,标价49.8元,那颗脆弱的玻璃心“哗啦”一下碎得满地都是。但转念一想,这购书卡是白给的,心情又多云转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