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看一个很厉害的老师谈读书法,说无论读哪本书,都应该去找自己感受最深,最喜欢的句子,特别是读论语,更应该仔细去品味。
说到论语中我最爱的句子,实在太多,如“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意思是说: 暮春时节,穿上春装的时候,邀上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孩童,一起到沂水边洗澡,到舞雩台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回家。你看那场面美不美,大家要穿上春天的衣服,回家的时候一路唱着歌。我每次读这句,心里都会有一种喜爱,有时候就这样也会咏出这一句。这是孔子让弟子谈他们的志向,曾点的回答。我也问我自己为什么独爱这一句,也许,这就是我内心深处的志向,这样的理想生活的向往。现在哪里还有这样的情趣,也少有这样志同道合的五六个朋友,跟你春游,还唱歌回家,孩子玩着,大人都在玩手机,回家时候各自上自家的车。也许,这样的生活,才是最难实现的。
还有这一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是:用不道义的手法得到的富与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微不足道。读这句我喜欢,也许是那浮云两字,觉得很美。同样,我也非常重视得到富与贵的手段。所以,我现在真的很缺钱啊,很缺钱。
然而今天说的是一个伤感的主题。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是高兴,一方面是恐惧。”
90后都秃了,这是我最近才知道的,那我们80后,都是30老几的人了,父母都50.60岁了,这个时候真的是又高兴,又恐惧。高兴父母都还健在,又恐惧他们都老了。
在我们这个年纪,孩子又小,有时候把很多的爱都给了孩子,给孩子的关爱和时间都太多了,忽略了父母。还没有孩子的呢,把太多的时间都给恋爱,给了工作,或者饭局。大多的时候我们讨论父母,都是在谈论原生家庭给你带来的伤害。实际上,那些有你不自知的不好的,也有那些闪亮的优点“遗传”在你身上。
很多时候,心理偷偷的存着对父母的尊敬与爱,但是忍不住嘴又顶回去了。心理想着要孝顺,父母说两句,又烦躁起来了,又要说父母说得不对。其实哪里有什么对不对啊,多忍耐,多理解,多感受。
所以,30岁的孩子们,记住父母的生日,记得珍惜这些和父母在一起美好的时光,他们即将老去,推掉你的的饭局和KTv吧,可以陪伴他们,才是最幸福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