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仁的句子

作者: 昨夜星雨 | 来源:发表于2019-03-23 22:56 被阅读20次

学而篇第一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八佾篇第三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里仁篇第四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公冶长篇第五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雍也篇第六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

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述而篇第七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泰伯篇第八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子罕篇第九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颜渊篇第十二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子路篇第十三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宪问篇第十四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阳货篇第十七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微子篇第十八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子张篇第十九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尧曰篇第二十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

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相关文章

  • 《论语》中仁的句子

    学而篇第一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

  • 我走不出母亲的目光

    文/蒙山樵夫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论语·里仁》的句子,少年时读书就记下这句子,真正理解这句子还是到...

  • 经典中的管理智慧《论语》第三讲学习收获

    论语第三讲学习收获 田秀红 经典中的管理智慧《论语》第三讲,李老师重点讲了仁,什么是仁,论语中对仁的解读。 爱人者...

  • 游闻道园的遐想/《灰色年代》作者:邵明

    ——闻道、“朝闻道,夕死可矣” 闻道园的闻道两字岀处,是《论语·里仁》中的句子——“朝闻道,夕死可矣”。“朝闻道,...

  • 人生大事——利命仁(二)

    《论语学习》90102 【思考之三】在《论语》中,孔子谈论仁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为什么说他“罕言仁”? “仁”在《...

  • 《论语新解》里仁篇二则

    《里仁篇》是《论语》的第四章,是论语核心思想“仁”的重点阐述,在《论语》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阐述了仁的最基本的存在...

  • 《论语》里仁篇总述

    《里仁篇》是《论语》的第四章,是论语核心思想“仁”的重点阐述,在《论语》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阐述了仁的最基本的存在...

  • 分享9——见贤思齐,见不贤则自省

    《论语·里仁》中说:“见贤思齐.见贤思齐,见不贤则自省 《论语·里仁》中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

  • 仁是分亲疏的爱人

    ——《论语》读书笔记4 《论语》中关于“仁”的论述总共有59章109处之多,那到底什么是“仁”呢? “仁”这个字很...

  • 每天学习一句【论语】

    【书籍】《论语·学而篇》 【句子】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总装出取悦别人的样子,这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中仁的句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ne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