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头放了一个小小的绿植,喜欢的不仅是这抺绿色,还有上面刻着的两个字:止语。
海明威曾经说过,我们花了两年时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
至于为什么要学会闭嘴,这只能由自己慢慢体会了。
我在一本书上看到:把脾气拿出来,那叫本能,把脾气压回去才叫本事。有时候说的越多,矛盾就越多,倒不如止语,用沉默取而代之。
人到中年,有时会觉得生活糟透了,时不时会去抱怨生活;性子变得急躁了,对待某些事某些人看不顺眼,就会藏不住脾气。这真的是不可为之举,因为谁都不曾亏欠你,你没有理由向他撒气,也没有理由向他随意抱怨,谁活着都不容易。
《鬼谷子.本经符》书中曾经提到:“言多必有数短之处”,意思就是说,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所以不语的人往往能够做到知而不言。
自己有时候也是为了别人能够更多地了解自己而不停地说话,却较少地去了解对方,也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听完他们自己的故事,忙着诉说自己的曾经,实为不妥,想来惭愧。
一直以来,比较佩服一类人,受冤枉了也不申辩,以无语面对,等到事情水落石出之时,回望他的形象,昂然,君子,这大概就是沉默的力量吧。
每一个能平静面对灾难和非议的人,一定是独自熬过了很多痛苦的事情,他们往往什么也不会说,只是默默的承受着。
就像祥林嫂一样,只有脆弱的人才会四处诉说自己的不幸,坚强的人会不动声色的让自己强大。
这个世界是矛盾的,即使你做得再差,也会有人理解你,即使你做得再好,也会有人斥责你,那么选择什么好呢?选择止语吧。
禅师明白人生最难得的四境界,是痛而不言,笑而不语,迷而不失,惊而不乱,所以禅师不语。菩萨明白:低眉便是慈悲六道,所以菩萨无言。佛祖明白:给你修路的,是你自己,埋葬你的,也是你自己;帮助你的,是你自己,毁灭你的,也是你自己;成就你的,自然还是你自己,于是佛祖也不言。
淡看人间事,潇洒天地间,我选择止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