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闭症(Autism)
孤独症康复学习笔记1: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早期识别筛查和早期干预专

孤独症康复学习笔记1: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早期识别筛查和早期干预专

作者: 小楼话心 | 来源:发表于2019-10-12 09:07 被阅读0次

(这是残联推出的一个孤独症康复课程,现将学习笔记和自己的一些思考整理如下,笔记部分用※表示,自己的想法则用(斜体)表示。引用资料则用引用表示。希望能对有需要的人群提供一些参考。)

※目前孤独症占到儿童精神残疾的首位。

※孤独症中,高智商孩子占比大约10%,50%-60%都伴有不同程度智力落后。2/3的孩子预后较差。

(曾经我受电影电视影响,一度以为自闭症的孩子只要培养得当,都能成为某方面的天才,好像电影《雨人》中的哥哥。但实际上大部分自闭症儿童能够自理、做一份简单工作已是不易。所以不论是康复师、心理咨询师、家长,在不能消极的同时也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希望,踏踏实实最好。)

自闭症核心症状: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重复刻板行为。

核心症状表现
缺乏对视、追物多于追人、叫名字不应答、不会用手指物、不会用肢体语言表达需求、大多数伴有语言发育落后、与父母缺乏情感联结、不喜欢拥抱抚摸……

社会交往障碍表现
不会模仿、不能理解想象性游戏、无法理解他人、无法换位思考、似乎懂得很多,但不懂表达交流……

语言发育障碍表现
不会讲话、说话晚、言语倒退、自言自语(别人听不懂的无意义发音)、语言刻板重复、分不清你我他、以自我为中心的话题,不易被打断……

情感交流障碍表现
很难和人建立友谊等情感联系、容易引发焦虑、兴奋、激越……

兴趣狭窄和刻板行为的表现
对物品不同寻常的兴趣,如玩车时乐于倒过来玩轮子、喜欢圆形的东西,看电扇旋转等
重复行为,希望按开关、拉关抽屉、开关门、上下楼等
重复动作,转圈、玩手、踮脚走、摇摆等
强迫思维,重复相同的问题和话题
强迫行为,走固定路线、穿同一件衣服、吃同一种食物

感知觉异常表现:
视觉异常,喜欢斜视
听觉异常,对声音敏感,有时会恐惧
触觉异常,不喜欢被触碰
痛觉异常,痛觉不敏感
本体感异常,喜欢长时间旋转、坐电梯

※自闭症还有很多共病,比如智力障碍、便秘、代谢问题等等

CCMD-3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网上查的)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亚型,以男孩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四分之三的患儿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具有某方面较好的能力。

一、症状标准:

在下列1.、2.、3.项中,至少有 7条,且 1.至少有 2条,2.、3项至少各有 1条:
1.人际交往存在质的损害,至少 2条:

1)对集体游戏缺乏兴趣,孤独,不能对集体的欢乐产生共鸣;

2)缺乏与他人进行交往的技巧,不能以适合其智龄的方式与同龄人建立伙伴关系,如仅以拉人、推人、搂抱作为与同伴的交往方式;

3)自娱自乐,与周围环境缺少交往,缺乏相应的观察和应有的情感反应(包括对父母的存在与否亦无相应反应);

4)不会恰当地运用眼对眼的注视、以及用面部表情,手势、姿势与他人交流;

5)不会做扮演性游戏和模仿社会的游戏(如:不会玩过家家等);

6)当身体不适或不愉快时,不会寻求同情和安慰;对别人的身体不适或不愉快也不会表示关心和安慰;

2.言语交流存在质的损害,主要为语言运用功能的损害:

1)口语发育延迟或不会使用语言表达,也不会用手势、模仿等与他人沟通;

2)语言理解能力明显受损,常听不懂指令,不会表达自己的需要和痛苦,很少提问,对别人的话也缺乏反应;

3)拒绝改变刻板重复的动作或姿势,否则会出现明显的烦躁和不安;

4)过分依恋某些气味、物品或玩具的一部分,如特殊的气味、一张纸片、光滑的衣料、汽车玩具的轮子等,并从中得到极大的满足;

5)强迫性地固着于特殊而无用的常规或仪式性动作或活动。

二、严重标准:社会交往功能受损。

三、病程标准:通常起病于 3岁以内。

四、排除标准:排除Asperger综合征、Heller综合征、Rett综合征、特定感受性语言障碍、儿童分裂症。

※孤独症治疗原则:教育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目前认为ABA应用行为分析学是对自闭症儿童最有效的康复教育方法。
(家长千万不要盲目相信一些偏方)

※早期干预:根据正常儿童发育规律进行有目的的刺激,促进其发展,一旦发现有功能障碍,尽早进行康复治疗。

※干预需尽可能固定人员、固定方法、固定场地,渐进可持续性的进行康复。
(自闭症儿童适应力差,行为刻板,如果环境经常变动,对康复不利。实际上,即使是正常儿童,其环境经常变化也会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

※低功能患儿主要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尽可能培养良好的规范意识,建立简单的社会性沟通模式。


微信图片_20191012104615.png

※自闭症发生的高危因素:父母年龄,尤其父亲年龄大是孤独症高发因素,其次是孕期感染。

※按社会交往分的自闭症亚型:冷漠型、被动型、主动怪异型(北京孤独症分型问卷)

预防自闭症
孕期保健:叶酸、omiga-3、维生素D3、避免环境毒素、提高免疫力
产后:长期母乳喂养、亲子抚触。
(目前自闭症的成因仍然无法确定,以上预防措施只能减少自闭症风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孤独症康复学习笔记1: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早期识别筛查和早期干预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yeb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