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东方守艺人:匠人匠心,传承艺术之美

东方守艺人:匠人匠心,传承艺术之美

作者: 蜻蜓之旅 | 来源:发表于2023-11-23 11:42 被阅读0次

何谓“匠人”,“匠人”就是将一份工作做到极致,而“匠人精神”就是这背后的坚持。

在《东方守艺人:在时间之外》一书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有这么一群守艺人,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艺术之美。从他们身上,让我们见识到了什么是“匠人”“匠人精神”。

本书选取了21个中国传统手艺中zuì精美、zuì具东方美学底蕴的种类。比如:富阳纸、木版年画、布袋木偶、龙泉瓷、沉香、庐州木雕等等。

本书讲述了在时代的变迁中,传承与变革中的传统手艺以及手艺传承背后的故事。他们凭着自己对手艺的热情和情怀,代代相传,用一生守护一门技艺。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说着容易,但做起来并不容易。那些守艺人面临的困难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

01不畏困难,坚守初心

古有愚公移山,今有愚公移古宅。

71岁的唐以金热衷于修复古民居,坐落在广西灌阳河西岸的蒋仁䘵古宅群落就是他花费了5年的时间异地拆迁修复而成。

异地拆迁困难重重,家人的反对、民众的不理解、资金的不足、选址和复建的困难,没有那份热情和毅力是很难成功的。

他说:“人的一生就只有那么久。当社会需要你挺身而出的时候,不做,愧对先辈,于我也是一辈子的遗憾。人活在世上,不能光顾着自己,总得为后人留点什么。”

这也是他人生的意义,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坚持做下去的信念,他凭着他的坚持唤醒了中国传统文化。

02学艺时的艰辛

以前拜师学艺,是“三年零一节”,就是说要在师傅家里端茶倒水当用人三年多,才能真正去看他做活。

汪天稳,从11岁开始到如今整整刻了55年皮影。他当学徒时,首先要为师父倒尿盆,叠被打水,睡前同样要伺候周到。练习时,手练肿再消了,才算过关。

胡家旺成为景德镇最拿得出手的烧窑手艺人,从打杂到把桩,就整整有了15年。

可见想成为合格的手艺人,不但要吃苦耐劳,还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也是许多人半途而废最根本的原因。

如今你看到的那些传统工艺品,就能明白手艺人是花费了多少时间和心血才制作而成的。

03匠人精神

皮影制作的工序总共24道,缺一不可。从选皮、泡皮、绷皮、阴干、推皮、过稿、雕刻、染色等,每一道工序都非常讲究。

富阳纸在选料方面也是极其严格的,一定要在“小满”前的三四天,刚刚蹿起个头,第一节上刚冒出第一枝“蜻蜓叶”。

弓箭行的祖训是,一张弓做好后,要在匠人手里放一个四季。也就是一张传统弓箭的制作周期要一年多之久。

木偶雕刻的工序,细细分下来得有几十道,上土要上二十三遍,上色也要二十几遍。单单刻一个坯子就要半天左右,加上修整、上色,大概要三四天,如果制作嘴巴、眼睛都能动的,还得多加两三天。

传统手工艺之所以能传承下来,也就是手艺人的“匠人精神”,他们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在每一道工序上的严格把关。

写在最后: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能静下心来制作一件作品,能不被物欲被束缚,能坚持初心把手艺传承下来,靠的就是他们对传统手工艺的情怀和匠人精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方守艺人:匠人匠心,传承艺术之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yfg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