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双成要结婚了。倒计时前三天,出了意外。意外不是双成这边,却是未婚妻那边。双成的准岳母,突发中风,送进医院抢救,未脱离危险。
这样的状况,是谁也不想看到的。女方那边托媒人来送了这个消息,却也没有说,做出怎样的决定。能怎样决定呢?且不说所有的亲戚,七大姑八大姨,双成的舅家双成爹妈的舅家所有外家,主要亲戚次要亲戚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们,只说那么多肉呀菜呀烟呀酒呀的,帮厨的迎娶的抗桌子借板凳的,一并都准备齐全了,这可不是简单的事。娶媳妇盖房,农村人一辈子仅有的两件大事呢。
但对于女方家出的状况,总不能置之不理。双成的寡娘找媒人和村里的能人商量。能人处理多了纷杂疑难事物,看待这样的事犹如菜刀切豆腐一样容易。能人抽着双成妈带来的好烟,不紧不慢地说:“婚期不能改,为了照顾女方家的情绪,赶紧派人到医院去看看双成他岳母。双成不能去,他要结婚了,去了不吉利。礼物带贵重一些,让那边多体谅。都是农村的,知道过这样的大事不容易。结婚后让小两口一起去医院再看看。”。
2
双成的婚礼如期举行。新娘子雨燕的脸上并无笑容,村里有人私下嘀咕,双成的媳妇怎么这样做作,算得上村里第一不懂规矩的了。——个中原因,并不能解释得方方面面,人人俱知。
晚上,没有年纪相仿的人来闹洞房。双成心里有些失落,这个婚礼并不像他想象里的喜悦,倒象是完成一件苦差。都怪运气不好,丈母娘在这个节骨眼上生病,掐算也掐算不了这么巧啊。至于未婚妻脸上没有笑容——啊不,已经结婚了,该称媳妇了。没有笑容,双成原本想着自己一定会原谅的,但当朋友们晚上都没有来嬉闹时,双成心里对媳妇有些怨言了,就不能装出几分笑意吗。没事,朋友那里,改天解释一下,会好的。媳妇已经躺在床上了,不言不语。有这么一个不是很熟悉的人躺在身边,双成有些紧张,有些陌生,有些兴奋,有些说不出的滋味。
双成关了灯。冬夜的月,惨淡地照着沉睡的世界。
3
婚礼过后的第二天下了大雪。村庄安静,平安无事。
第三天,本该是新媳妇回娘家门的日子。这样的日子,按正常,双成应该送雨燕回娘家,也以正式女婿的身份登堂亮相,拜见岳父岳母。自然,雨燕的闺中姐妹们会再次前来。虽然婚礼上她们已经认识了新女婿,但那次她们是客人,现在她们是主人,自己的地盘。她们会想尽各种方法捉弄双成,比如,让双成给她们鞠躬,再用盛礼品的盘子回应双成,趁他不备磕他的额头。比如,藏起他的鞋,让他掏红包。这也和闹洞房一样的目的,为了使并不是很熟悉的夫妻尽快热络起来,避免相处尴尬。
双成和雨燕的婚礼,把这些不该省的程序都省了。
双成骑着他的加重自行车,车笼头上挂着鸡蛋,桂圆,大枣,麦乳精。车后座坐着雨燕。双成和雨燕要去医院,看望雨燕的妈。
路上的落雪结成了冰棱,双成骑得小心翼翼和吃力。雨燕呢,不知道是羞涩还是保守,她的手紧紧抓着车座,却并不是双成的后衣襟。
十字路口人来人往,路面越被踩得光滑如镜。双成骑车水平再好,也免不了在这里滑倒了。自行车失控地摔了一个平面,鸡蛋从蛋壳里溜出来,好奇地亲吻上了冰天雪地,亲吻上了仰面朝天的雨燕的头发稍。双成呢,他趴在地上,膝盖吃痛,过了一会儿才得起来。路口商店里打牌的围观的人又看见热闹,不由哈哈大笑起来。闲来无事,他们今天已经看见好多人在这里摔跤了,每一次他们都笑得开心和放肆。他们甚至商量,要不要接一盆凉水,浇到路上,好让狗东西们多摔几个跟头。至于狗东西是谁,管他呢,谁运气不好谁呗。双成脆弱的自尊心就这样被陌生人的嘲笑压碎了,他丢不起这个脸,尤其是在新媳妇面前。他狼狈地扶起车子,草草收拾起一地零碎的物品,至于鸡蛋,摔坏了就不要了吧。双成做完这一切,那边,穿得笨重象狗熊一样的雨燕,方才翻过身子,爬起来。两人一前一后逃离了这个出丑的十字路口。
雨燕在前边走得很快。双成推着车子赶上,涨红着脸请求雨燕继续坐在他的后车座上,雨燕不言不语,充耳不闻,只管走。双成扯了扯雨燕的衣襟,雨燕奋力地夺回自己的衣襟。如此三四个回合后,双成放弃了说服雨燕,只跟在雨燕身后低头推了车子走着。好在路不远,半小时后到了医院。
雨燕的妈病情稳定了下来,醒了,不过却半边身子瘫痪了。雨燕见到妈,趴在她妈病床边,眼泪汪汪地。她妈歪着嘴摸着雨燕的头,吃力地笑,示意双成也坐过来。双成的岳母把雨燕和双成的手拉在一起,这小两口都象触电一样欲躲闪,又同时觉得不合适。及至雨燕妈手稍微放松一些,那两只手很快各自缩了回去。
傍晚,双成独自踩着自行车回自己的家。雨燕陪伴她出院的母亲一起回了娘家。
4
真正的日子是在雨燕从娘家回来才开始的。
傍晚雨燕回来的时候,双成正躺在床上看一本闲书。雨燕进了房间,双成赶紧坐了起来,他冲雨燕很努力地笑了笑,雨燕那边却没有回应。雨燕本来也想象双成这样努力地笑一下的,但她终究没有笑出来——原本她希望双成到她娘家去接她的。那样,她和双成都有台阶下。但双成没有给她这个台阶。她娘家妈和哥嫂赶她回自己家,她才不得不硬着头皮回来。
雨燕放好自己的行李,就转身进厨房和婆婆烧火做晚饭。婆婆上年纪了,脾气也好,问雨燕喜欢吃什么,雨燕说喜欢红豆粥。于是婆婆将红豆粥熬得颜色诱人。雨燕又炒了土豆丝,炒了糖醋白菜。那阵子双成呆在他们的婚房里,不肯出来。他是他妈的晚子,又没有爹,被娇惯,从来不进厨房的。
吃饭的时候,双成妈喊,双成才出来坐在餐桌上。见是红豆粥,双成皱了一下眉,没吭声,抓了两个馍馍,就出去了。双成妈没拦住他。双成妈不好意思告诉新媳妇,儿子除了白粥,不吃任何豆类熬的粥。双成妈频频劝雨燕多吃一些,雨燕却也吃得很少就放下了筷子。
双成是到隔壁晴嫂子家去了。晴嫂子家的老大老二哥俩,都和双成从小玩到大的。一见双成,打趣道:“媳妇回来了,还舍得往外跑啊?”双成嘿嘿地笑,说:“今晚还不回去了呢!”晴嫂笑双成:“瓜娃呢,咋能不回去,久别胜新婚,更不要说你们本来就在新婚里。”双成笑,不再接这个话茬,只说:“晴嫂有我喝的一碗稀饭没?我妈熬的红豆粥,我不想喝。”晴嫂盛了饭给他,说:“哦,我知道了,一定是新媳妇爱吃红豆粥。你妈一见媳妇不爱儿子了。这下你的对头来了。”双成只吃饭,偷笑起来。
5
双成在晴嫂家又玩了一会儿,回自己家,跟妈道晚安后,回自己房间。房间的灯却已经熄灭了,暗光里看见雨燕背对着自己,双成心里略过一丝不快。再摸床,自己这边的床冷冰冰的,双成心里的暖一下子凉了很多。他轻手轻脚地上床,盖好被子,有几分尴尬地,睁着眼看着黑暗。双成没想到,雨燕却忽然把他身上的被子拽跑了。双成赶紧往自己这边扯,雨燕执意不放。双成火了,低低呵斥道:“你什么意思,想干什么!”雨燕不回答,双成听见了很压抑的啜泣。双成压了压火气,用自己以为已经缓和的语气说:“有啥话你就说,我又没打你,你哭啥呢!”雨燕不说话,还在呼哧呼哧地哭。
双成手足无措。他从小见惯了他妈抹眼泪,最怕女人这样,他简直烦透了。下床,打开门,双成溜了出去。他去晴嫂家挤老大老二的床了,以前单身的时候又不是没这样做过。
早晨,双成趁他妈不注意,溜进了家门。雨燕正在扫地,低着头,双成没有看见雨燕眼睛肿得象桃子。桃子眼的雨燕脸上挂了厚厚一层寒霜。
晚上,双成还没吃完饭,雨燕就下桌去厨房收拾碗筷了。双成妈心疼媳妇,不让雨燕动,于是雨燕回了自己房间。雨燕今晚倒是没有关灯。双成硬着头皮进自己房间后,看见雨燕用被子从中间把床隔成了两半,顿时气结。房间不是很冷,双成却怎样都没有躺到婚床上的欲望了。
6
双成不顾晴嫂的驱赶,厚着脸皮在晴嫂家寄居几夜后,雨燕又回了娘家。雨燕走了,双成也不愿踏入自己的房间半步。依旧在晴嫂家睡。至此,再笨的人也知道,双成和媳妇之间有了问题。晴嫂背过别人问起,双成开始怎样都不愿说。后来,双成的眼泪先掉下来了。他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摊上雨燕这样一个爱使性子,不象女人的媳妇。他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和雨燕结下仇了。双成说,我这辈子怎么熬啊。
雨燕三天没回来,双成妈让双成去接雨燕回来。双成不肯,他妈用鞋底子佯装打他。双成不愿妈生气,推了自行车出来。
到岳母家的路又陌生又漫长,双成走得艰难。但除了雨燕,岳母家人对双成都很热情,双成觉得心又活过来了。吃完饭,雨燕妈就催雨燕和双成一起回家。
出了村子,双成正搜肠刮肚想和雨燕说什么好,雨燕却冷冰冰地说:“我没想到你来我家,是不是你妈把你逼来的。”双成一腔说话的欲望被掐死在了肚子里。闷声说了一个字:“坐!”就骑上车子。好在雨燕没有介意,终于坐了上来。雨燕的手,抓的还是车座,而不是双成。一路无话。
7
这个晚上,对双成而言真是一个莫大的难题。他转到晴嫂家门口时,才发现晴嫂家今晚早早就关了门。他的本意也知道,今晚不该再到晴嫂家去的。
双成赖在他妈的炕上。炕暖暖的,双成没话找话地和妈闲聊。他妈说:“我困了,回你房间去吧。”
双成回自己房间,刚关上房门,一件物品从雨燕手里就飞过来了。说是打双成,却掉在了双成怀里。双成蒙了。雨燕抽泣着说:“你怎么不到别家睡了呢,你去呀!”双成前进一步也不是,退后一步也不是。低头看怀里的物品,却是一双千层底的新布鞋。白生生的鞋底,黑绒绒的鞋面,细细密密的针线。双成忽然想到,这莫不是雨燕做给我的?他蹲下来,将信将疑地把脚放进鞋子,不大不小,正合适。雨燕唾双成说:“还不如穿在狗爪子上呢!”却破涕为笑,脸红得象晚霞。
双成的心瞬间就融化了。他知道,不用摸,今晚的床一定是暖融融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