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之后,你本来应该更快乐
文|童攸宁
下午去学校打印材料回来的时候,偌大的校园,小学期更显空旷。走在学校长长的林荫道,风吹过,两旁白杨树的叶子哗啦啦地作响。
烈日当头,我急着往家走,拐过车行道在学校机关楼梯下面的狭小的空间里,看到两位环卫老人,直接盘腿坐在地上聊着天。在这燥热的天气,也似乎就只有这样一个隐蔽的角落可以让他们歇脚。
但让我注意到他们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选择了一个这样凉快的空间,而是他们脸上的表情,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过的表情。
满布皱纹的脸庞,被岁月刻下了很多印迹,眼神慈祥,一种从内心深处散发又洋溢在脸上的幸福和轻松。
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幸福,但我大概觉得,是由于他们的简单且真。两位老爷爷看起来并不是知识分子,或许用在这烈日里挥洒下的汗水,换取的一点微薄的工资,给他们至爱的亲人补贴家用,便是他们最大的幸福。
他们从没有多么冠冕堂皇的抱负和理想,健康快乐,家人团聚。一辈子如此,固然清贫,也是难得的幸福。
在那一刻我很是触动。我比起他们,得到了更多,但是,我很少有这种溢于言表的快乐和轻松。
从小到大基本都是属于家人不操心,老师喜欢,同学羡慕的好学生,也考上了一个211大学,学了自己喜欢的中文专业,目前打算考研深造。
我似乎从来都是在理想的轨道行走,一个一个完成人生各个阶段的list,一点不敢放松。也或许正是自己施加给自己内在的压力,让我的幸福指数渐渐下降。
于是不禁想问自己,努力的终极意义究竟是什么?
是幸福?自由?
但是幸福从来不该作为目标啊,它应该跟自己的生活如影随形。
之所以这么努力,大概只是因为我想在不久的以后,能更加自由一点,不仅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还可以拒绝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努力的意义本来就是更好的生活啊。
读书太多,思考得也更多,偶尔的思考弥足珍贵,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观照世界,避免走一些不该走的弯路。但是往往思考过头就容易落入偏激的苑囿。
生活,简单最为难得珍贵,其实真的不需要太多形而上的思考,往往最富有学识的学者都是一个生活美学家,他们懂得如何用自己所学实践于生活,既做了学问,又亲身品尝生活美酒之香醇。
“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幸福大概就如周作人描绘的这样简单,是内心深出的安定。
以前也总是想成为很酷的人。大概是因为长大了才终于明白,真正的酷其实是自觉与妥帖,是一种内在的稳固。
我们之所以要读书,并非那些书可以带给我们好运,而是它们可以让我们悄悄成为更好的自己。以最好的姿态去拥抱生活,而非积累对于生活更多的怨怼。
从书本回归到生活本身,其实才是正确的道路。曾经叛逆的我们,最终还是会与生活和解。
我们远远不用过度思考。也永远不要希求没有烦恼。生在尘世,纷扰之乡,又岂能六根清净。
人本来就是要与烦恼共生的。在每日琐碎的烦恼当中,尚能抽出空来做应做、喜做之事,可以与烦恼平行行走,这便也是一种微小的得胜。
一定要记得,得到之后,你本来应该更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