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结束,从大楼走出来,天空阴沉沉的,整个街道看上去也没有那么鲜艳亮丽。
几点麻麻细雨贴在脸上,我放缓了脚步,一来这条路已经来过一次了,回去的路大概还有些印象,二来想放空一下自己的大脑。
突然雨下得更大了,地面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圆点。趁着还没有变成暴雨,我走到地铁口。戴着口罩,一时有些不想走进去,比起地铁里闷得像个密闭罐头一样,我更喜欢地面上还能偶尔感受到一丝凉意。
忍不住觉得这雨下得真巧啊,疲惫的路人面无表情地看了我一眼,然后以再平凡不过的步伐走开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3240380/7855f76c72c4e113.jpg)
老妈给我发来消息:你那边天气怎么样,出太阳了吗?
我回复她:还好,一般下午才出太阳。
我不想把遇到的所有事情都和父母报备,有些负面情绪可能一两天就自我消化掉了,但她肯定会在家里干着急,此时不比刚毕业的时候,少让她担忧吧。
有意思的是,越是这样想,妈妈越是会通过各种细节来试探我在另一座城市的状态。有时是天气,有时是这边的物价,有时是说说疫情,有时是问问我的朋友。
记得请回答1988里有一句台词:上帝不能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
吵架的时候,感觉到了被过度干预的程度;不吵架的时候,顿时觉得妈妈的好可以盖过那些微不足道的缺点。
比如,比任何人都关心我的心情,但又担心自己说错话,所以就试图找到其他的话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3240380/3f5aca84b93a894c.jpg)
她会关注两个城市的天气预报,一个是家乡,一个是我在的城市。两个城市相隔几百公里,或许这样能让人感觉到距离更近吧。
我和张姐住在一起时,听着她的念叨整日心不在焉,明明知道她说的大部分是有道理的。只是被反复的说,反而觉得像是在听广播一样,人在听着,思维已经飘到远处了。情绪不稳定的时候,也没有好好听她的讲话。
只有当我去了新地方,才终于开始理解她说的那些,都是实在又有用的道理。
在外面,做什么事情之前,脑海中总是奇迹般地浮现妈妈常挂在嘴边的句子: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坐错车,衣服要洗完澡洗掉,该花的钱就花……我知道自己不够八面玲珑,但也没有迷糊到什么也拎不清的程度,况且身体健康,大可不用这么担心的。
可是在父母眼里,你永远都是一个孩子,他们会因为你,开始关心一座陌生的城市。
想起看过的一个故事:疫情期间,在外地工作的儿子给妈妈买了十个N95邮寄了回家。
妈妈在电话里回复他说今天去药店,看到有个妈妈给她家孩子买了500块的口罩寄过去了,自己也准备看,等药店有货了,给儿子也买500块的口罩。
担心儿子工作的城市疫情更严重,顺便把他买的N95也寄过去。
故事的后续作者没有写下来。儿行千里母担忧,只有真正在乎对方,才会为对方着想。父母有他们的生活,我们也将会有我们的生活。
如果我能够从真实的生活中懂得生命的意义,首先应该感谢父母的宽容,宁愿放手让我去选择自己的生活。
我能做的就是多聆听一下他们的声音吧。毕竟,关心只有在双向传递的时候,才是最让人舒适和愉悦的。
喜欢的话点个心吧~你的喜欢就是我创作的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