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关于人际关系的感想,适合与同事、朋友、爱人、孩子等所有人际关系。
1、对别人太好,会让别人产生压力。
如果你对一个人特别特别好,他就会感觉到你对我这么好,那就意味着我也要对等的回报你,可是我做不到,没有人喜欢自己欠别人的,于是就很有压力。在人际关系中谁都不喜欢感受的压力,大家都喜欢轻松愉悦的关系,所以这种压力会让对方远离你。
所以我们就理解了,每当我们为孩子做什么的时候,总是说“我都是为你好”“要不是为了你,我也不至于这么辛苦”,孩子就非常反对,在情绪上、行为上反抗我们,我们还经常抱怨“好心被当驴肝肺”,其实我们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感受我们的付出感、我们太过沉重的爱,给孩子带来的窒息,压力,内疚,我们还会觉得好心被当驴肝肺了。
2、对别人太好,损伤了别人的自尊。
自尊是自信的核心体系。我们可是对别人太好,我们付出了感觉是良好的,觉得自己是有用的,是被需要的,是有价值的,可是长期接受的一方会觉得自己很无能。
每一个人都有被别人需要的需要,每一个人都想成为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这是人性。所以我们应该适当的去麻烦别人,让别人在给我们以帮助,在我们面前有被需要感、有成就感。
如果我们总是对孩子帮助、指导、甚至包办太多,就会剥夺了他体现自己价值权利的机会,就会让他感觉到低自尊和低价值,觉得自己是没用的,啥事都要靠父母。
这样往往也造成两个结果,要么孩子养成依赖,我们培养成“妈宝男”和“巨婴”,要么也是造成孩子的反抗(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
3、对别人太好,破坏了关系的平等性。
我们可以看一下周围好的关系,都具有一定的平等性,特别是朋友关系,同事关系,亲密关系。
可是如果你对一个人太好的话,往往就会使这个关系出现不平等,一方是给予者,一方是接受者,一方长期给予,一方长期接受,这样就会使关系出现不平等。
给予的一方会有优越感,会觉得自己是好的,接受的一方会觉得自己是不好的,自己是低价值的。所以他可能会记恨这个给予的人,有一句成语叫“斗米恩,升米仇”,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不要对别人太好太好了。
那人际关系中什么才是最舒服的方式呢?
①不卑不亢,无论跟什么样的人相处,不自大、不自傲,同时也不自卑、不讨好,做好自己就行。
②不远不近,人和人之间要有距离,要有界限,要区分是谁的课题,谁的课题谁负责,谁的情绪、感受谁负责。
③不求不助,不要总是做“老好人”,不要总想当“救世主”,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你的帮助是帮助,在别人不需要的时候你的帮助就是打扰。我们能左右和改变的只有自己。
20221212叶雪白每日一省231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