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写文章都是想写就写,不想写就不写。现在真要坚持天天写,就感觉比较难以下笔了。
最近在听李菁老师的课,孩子指着李菁老师的新书说:“我知道她为什么讲课可以讲那么久。”“为什么?”“因为她看了很多书。”
“孩子是个哲学家”,真是一语中的啊!想要持续地输出,只有持久地输入;想要坚持写作,只有坚持阅读。
“文案天后”李欣频老师坚持每天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半年工作,半年旅行。并且她的工作就是生活,她37岁时就游历了37个国家,7年内出了26本书。
李欣频老师鼓励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写作者 ,她说:“如果你能以一个作家的角度来过你的生活,你会很用心,或是很有觉察地在过你的一生、你的每一天。"
最近这段时间在坚持练习用手机拍照,发现摄影需要用眼睛去留意生活,写作也需要用心去感悟生活,去发现身边的美好和感动。
早上看了几篇有关家庭摄影的文章,被里面自然真实的照片画面深深打动,于是有感而发一句话:“生活摄影比艺术摄影更有价值,用一张照片就能浓缩整个回忆。”
青摄营的青儿老师也给我点了赞,还特意问我那句话是不是我写的,说很打动人。
是的,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是千万不能脱离生活。
晚上看了李勋老师的一篇文章,非常有共鸣,于是顺藤摸瓜去找了他别的文章看,正好看到一篇文章——《过得像个人,才能看见美》,特别喜欢他里面的这段话:
“一位父亲问我现在5岁的女儿将来该学钢琴、还是小提琴,但我建议每天11点才下班的他多抱抱女儿,这比较重要。
因为所有的艺术讲的都是人的故事。一个孩子如果不记得父亲的体温,她将来看画、听音乐都很难被感动。如果没有人的记忆,所有艺术对她而言都只是卖弄而已。”
老师还说:“美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它不会因为你的学历而不同,但会因为你’人的部分’的不完整而不同。”
由于没发现孩子的美术细胞,又想让他懂点艺术,就让他去学了一段时间钢琴。由于疫情,好久没去上课,家里也没有琴练习,他忘得也差不多了,老师让他在家唱谱他也不愿意,这段时间去上课也特别不方便,我就想给他来个取舍吧!
虽然老师说他接受能力很强,学习很认真,不学可惜了,让我在家好好督促他。但我真不是那种强迫式的家长,他现在没有热爱我不能让他变成憎恶,以后有机缘还可以学,学东西没必要急功近利。
晚上我问孩子:“你觉得自己幸福吗?”
他笑得一脸灿烂说:"幸福。"
问他:“什么是幸福?”
他说:“幸福就是开心!”
又问他:“做什么让你最开心?”
他不假思索地说:“玩!”
确实很幸福也很幸运,其实原来想着在上小学之前能让他玩个半年就好了,没想到这次疫情真的给了他差不多半个“间隔年”。
如此难得的人生留白时间,为什么我们不好好把握,来做一些热爱的事情呢?或者就好好来玩一下呢?
记得有一期《奇葩说》里,邱晨说到:“正是因为我们上了太多的课,而错过了真正的人生啊!”
又想起在《银河补习班》中, “马飞”的爸爸邓超说:“孩子最重要的时刻应该散布在他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
是的,学习对孩子很重要,玩耍也是一样重要,并且是更加不容错过的美好时光。我们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补习,但是千万不要错过当下开心的游戏时间啊!
让我们把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去珍视,留出时间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