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奇怪,有些话和道理一直都在,可能也不是第一次听到,偏偏就在那一次记忆犹新。
然后又会在某一个时刻,灵光一现,就猝不及防的出现在脑海里。像是泛舟于湖上,突然飘落的樱花。像是走在路上,突然想起的一首歌。就这么轻轻的飘过,却重重的落在你的心上。
忽然想到,上初三的时候,班主任曾经和我们说过,“人都是自私的”。那好像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在之前的教育里,我接受到的都是人性本善。虽然也会遇到过不善良的事情,但似乎从没有怀疑过人性的本质。
我已经记不清老师说那句话的前因后果了,但唯独对这一句记忆犹新。虽然算不上什么名言警句能时刻提醒自己。但似乎成为了我开始思考人性的一个小小的起源。
初中的时候,喜欢看一些作文书、青少年杂志,也看小说。所以经常在寝室里聚集大家围坐一圈,给她们讲我看过的故事。也经常说出一些那个年龄其实不懂,却就是觉得很对的话。
以至于我的好朋友现在偶尔和我聊起,还会说,你记不记得你那时说过什么,对她影响很深刻。这可能就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吧。
前一阵好朋友因为工作的事情焦虑,和我说初中的时候,我教过她一个方法,在焦虑的时候,把你所焦虑的事情写下来。然后一个星期之后,你再来看,会发现很多事情都得到了解决。
若不是她和我提起,我好像是不会特意想起的。但是这么一说,我好像记起来,这是我在杂志上看到的。正好那时准备中考,她很焦虑,我就让她试一试这个办法。
她就把自己焦虑的事情写在小纸条上,放在我那时经常穿的一件绿色卫衣前面的兜里,把那里当作一个装秘密的瓶子。一周之后再打开来看,那上面所写果然已经不再是焦虑的事情。
忽然明白了陈奕迅歌里唱到的“其实你知道,烦恼会解决烦恼。”我以为是新的烦恼顶替了旧的烦恼。可能也是过去的烦恼解决了未知的烦恼。
心理学上说,你之所以抑郁,是因为你活在过去;你之所以焦虑,是因为你活在未来。
而我们的焦虑大多数的来源可能是太想要一个答案,时间和潮流裹挟了我们的思考,让我们迫切的想要给现实一个回答才能安心。
她说在她上大学的时候,因为一些事情感到焦虑,还想到这个办法,果然用过之后依然管用。
后来的我,在遇到烦心事的时候,也会喜欢把那时的情绪写出来。那种感觉好像把脑子里的想法掏出来,写在纸上,就可以清空脑子里的内存一样。储存于云端的烦恼,也就随风飘散了吧。
也会想起那时候我们的样子。稚嫩的脸庞说着大道理,还深以为意。最喜欢陶渊明的隐士生活。喜欢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喜欢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那时未步入社会,身上满满的书卷气息,文人墨客的傲骨。不明白为什么诗人都是怀才不遇。只是窃取他们的经典名句作为己用。
那时候只有学习是人生大事,考完试也会哭鼻子。等待成绩发放的心情,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已经成了一种比喻。
有时候觉得现在的自己还不如那时的自己通透。可能是现在知道的越多,想要的也越多。不再像上学的时候只需要学习成绩好就可以。
现在想要顺心的工作,赚够花的钱,过上舒适的生活,有人分享生活的点滴。只是坏事从不会放任好事独自降临。
今天刚看到一句印象深刻的话“贫穷真好,你所处的地方就是低谷,从今以后每一步都是上坡路。每个希望都具象到可以被描述。”
但也让我想到另一句我更喜欢的话,“我喜欢的东西都很贵,我想去的地方都很远,我爱的人都超完美。所以我要努力赚钱,但我并不爱钱,我只是知道钱能带来独立和自由,我更喜欢独立和自由的生活。”
你最近有印象深刻的话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