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列前茅的故事

作者: 王老师_ff16 | 来源:发表于2019-01-11 07:02 被阅读56次

    春秋时代,晋国和楚国两个大国争当霸主,斗争非常激烈。郑国(今河南新郑一带)是个小国,夹在两个大国之间,处境十分困难。

    这一年,楚国发动大军侵入郑国,郑国一边向晋国请求援助,一边组织军民坚决抵抗,结果援兵没到便失败了。

    晋国派大将荀林父为统帅,出兵救援郑国,可是还没有渡过黄河,就得到消息:郑国国君已经向楚国投降了,楚军也已经渡过黄河开始撤走了。荀林父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荀林父对大家说:“战斗既然已经结束,楚军也撤走了,我们这个时候赶过来没有意义了,不如回去算了。”另一位大将士会同意统帅的意见,并详细分析了晋、楚两军的形势,指出退兵回国的意见是正确的。士会说:“指挥作战的一个原则是善于观察战机,抓住敌人的疏漏发动攻击,才能取得胜利。如今楚国的一切品德、法规、礼仪都没有违背常规,他们出兵攻打郑国是因为郑国对他们三心二意。楚王曾经三年不问政事,现在任用有才能的人,整顿军队,军队训练有素,很有秩序。军队出征时,各路队伍井然有序,右军紧紧护卫着主帅的兵车;左军负责割草以及安排晚上的住宿;先头部队用茅草作为信号,发现敌情就举起茅草向后面报警;中军负责制定作战计划,发布命令;后军是精锐部队。打起仗来各种将士都有明确的分工,军队纪律非常严明。再说楚国现在管理得十分严密,人人争着为国家出力立功,我们怎能突然去进攻他们呢?我认为还是撤兵回国,整顿我们的军队,加强训练,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荀林父十分赞同士会的意见。可是副将先谷不同意这个意见,竟然率领自己的军队渡过黄河,去进攻楚军,结果遭到惨败。

    茅是楚国的特产,楚军先头部队的士兵用茅当做信号旗,走在最前面,发现敌人有什么动静,就用茅发出信号。因此前锋就叫“前茅”,后来,人们借用“前茅”来比喻名次排列在最前面,于是产生了“名列前茅”的成语。

    小朋友们,故事讲完了,成语“名列前茅”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蔿敖(wěi áo)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rù),前茅虑无,中权,后劲。”名列前茅的意思是形容考试或比赛的成绩优异,名次排列在最前面。

    “名列前茅”与“独占鰲(áo)头”都有成绩优异的意思。但“名列前茅”指排名在前面;“独占鰲头”特指第一名。她刻苦学习,每次参加比赛都名列前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名列前茅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yrt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