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读到故事:“管宁割席”,讲的是:管宁与华歆是同学,两人同坐一张席子读书。
一次,他们一起在菜园子里锄地,发现了一块金子,管宁跟看一块瓦片一样,不理睬。华歆就捡起来,扔到别处去。
又一天,两人正读书,有个官员乘坐豪华马车从门前经过,管宁目不斜视,照样读书。华歆却丢下书本,跑出去观看。管宁就把席子割断,与华歆分开坐,他对华歆说:“你不是我朋友。”
华歆与管宁做不成朋友,是因为:“道不同,不相与谋。”管宁看不起华歆看重钱财,追捧官位。在管宁眼中,华歆就是一世俗小人。
两人性格不同,追求也不同。管宁隐居一生,坚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拒绝做官。华歆却官至太尉,封博平侯。
《世说新语》讲到管宁的,只有割席一事,虽有名,却对于当世影响不高。
讲到华歆的故事有四个,从这些故事中可以看出:
一、华歆治家严格,但又不失温情。
“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廷。”是说华歆对待晚辈非常严肃,家里就是在闲暇的时候,也要像在朝堂上参加典礼一样庄严恭敬。
但是他又会跟家人和谐安乐的相处,“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是说华歆在年中祭祀百神的日子里,召集子侄欢聚一堂,一起宴饮。
二、华歆有见识度量。救人救到底,不因自己有危险就放弃。
王朗十分推崇华歆的见识度量,也学着像王华歆一样做,但张华却说,王朗只能学到华歆的皮毛。可见张华对华歆的见识度量也是非常的赞赏。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逃难,有一个人要搭他们的船,华歆拒绝了,王朗说船上还宽,就让他搭船。后来有追兵来了,王朗就想丢下带的那个人。华歆说:“我本来就担心会有这种情况,现在你既然搭救了他,不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把他丢下。”于是华歆仍然带着那个人前行。
可见华歆是言出必行,行必果的人。
这些故事都放在《世说新语》的“德行”这部分,可见作者也是赞赏华歆的。华歆是真君子,不逃避现实。在那个乱世之中,能展示自己的才华,又不失了自己的道德底线,见识和度量还受当时名人追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