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俗事较多,没有太多书写的热情和表达欲。安安静静学习一下庄子的《人间世》。
原文:
颜回见仲尼,请行。
曰:“奚之?”
曰:“将之卫。”
曰:“奚为焉?”
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4],民其无如矣!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愿以所闻,思其所行,则庶几其国有瘳乎!”
简单翻译:
颜回去拜见孔子,向他辞行。
孔子问颜回要去那里?颜回说他要去卫国。
孔子:去做什么?
颜回:我听说卫国的君主年轻气盛、独断专横、处事轻率,而且还看不见自己的过错,以至于国家危乱、百姓生活水深火热。我听老师您说过,安定的国家可以离开,危乱的国家应前往救助。
通过以上简单对话可知,颜回想用孔子的仁政理念去卫国改变卫国国君,拯救卫国的命运。
面对颜回的一腔热血,孔子是怎么看的呢?
原文:
仲尼曰:“!若殆往而刑耳!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者忧,忧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简单翻译:
孔子说:“唉!你去了怕是要遭受刑戮啊!道是不能混杂私欲的,混杂了就多事,多事就会心生扰乱,心生扰乱就会产生忧患,忧患多了也就自身难保。古时德行高尚的之至人,总是先充实自己而后才去扶助别人。如果自己还未立稳,哪有余暇去纠正暴君的行为呢?
学习与理解:
孔子的话里暗含一层意思,即颜回所行之道是参杂了私欲,颜回想要去拯救卫国,首先需要充实自己,先存己 再安人!否则不仅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还可能招致杀生之祸。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我们来看看颜回的回答,他还没有去卫国,就已经把自己放到了卫国国君的对立面,想以救世主的身份去改变卫国国君、拯救卫国的命运。这个想法本身就很危险!
思考:
庄子的《人间世》是讨论“如何处世”的学问,庄子借用孔子和颜回的身份,编写了一个颜回出世的故事,传达庄子的处世哲学。
认真读开篇,就会惊出一身汗,我们有多少人像颜回一样,会下意识地以“救世主”的身份自居,刚刚到一个新环境,就对新环境现行存在的各种现象指指点点?有多少人,空降到一个新公司后就扛起改革的大旗、大刀阔斧的改变?最终又有多少空降兵会面临水土不服、黯然离场?
仅仅有一腔热血并不够,先充实自己方可帮扶别人。
文|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