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故乡,自我故事开始的地方!

故乡,自我故事开始的地方!

作者: 囚徒的自由 | 来源:发表于2024-02-15 17:20 被阅读0次

每个人都是一个宏大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它开始的地方,故乡就是源头之地。而故乡的核心,便是我们的父母。父母和我们的祖祖辈辈,他们慢慢地发展,他们经历了很多的痛苦、挣扎、纠结、争吵和解脱。虽然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但是如同岁月能够在父母脸庞上留下痕迹一样,这些都没有消失。过往点滴的痕迹都留在你身上,共同塑造了自我故事的序幕篇章,它们不仅是自我故事的根源和开始,也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故事的底色和基调。

01

记忆中的故乡

过去很多年,每次提到回老家,总会不自主地想起鲁迅《故乡》中的句子:“苍黄的天空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每每想到这里,不禁有些悲凉,因此回家的意愿更淡了。

说到家乡,脑海中总有挥之不去的印象:“那是我去外镇上高中的时候,每个月总要回家拿生活费。印象中,略带阴冷的深秋时节,天空灰蒙蒙的,故乡只有稀疏星点的几栋草房子。就连树枝都不太配合,灰黑色的枝桠没有一点点鲜艳的色彩,横七竖八地斜插在空中。“

在我有记忆的故乡求学时光里,故乡就这样年复一年,没有肉眼可见的变化,这一度是我当时的一个困扰。

工作以后,城市总能给人日新月异的感觉。偶尔想到故乡,总是慨叹它的变化缓慢和我行我素。往往闲暇的日子里,我们总会全家去旅游,仿佛只有这些地方才能让我感到满意和惊喜。

所以,上大学离家之后,二十年的时光不知不觉一晃而过。期间虽有回家,但是总是匆忙。故乡在我脑海中,因此一直还是先前的模样。

02

静看故乡

但是,今年我们一家三口却早早地回到了故乡。

当我安静地、认真地再去看故乡的面庞,她已不在从前。衣食住行虽谈不上奢华,却也富足和便利。对于儿时的我们来说,今天的故乡生活在当时应该是一种奢望。

虽是隆冬时节,但是空气清新、鸟雀成群、菜畦碧绿。虽然没有城市的高楼大厦,但是草房子已经难觅其踪,家家户户都住上小楼房。望着它们,我不禁会想,如果杜甫看到眼下的故乡,安得广厦千万间的畅想,会不会变成惊讶呢?

一场大雪过后,虽然大地铺上了雪白的毯子,但是那个毯子可以向前延伸好远好远。阳光好的时候,坐在庭院晒太阳,随眼一扫,左邻右里的动向皆在眼底。想到鲁迅先生抱怨四角的天空,我倒是好不惬意。如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四角的天空,那么居住城市高楼的我们甚至算不上管中窥豹。因为虽然有窗户,但是从窗户望去,能看到的只有对面的高楼。

在村里行走,遇到的都是七姑八姨,因为知根知底,所以总能聊上几句。等到新年串门,你来我往,家长里短毫无违和的时候,年的味道一下就有了。

03

我和父母

回故乡,如何和父母愉快地相处,其实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往往,短暂的相聚,双方不约而同地都会采用一个古老的策略。

《旧唐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张公艺为郓州寿张人,生于公元578年,卒于公元676年,历北齐、北周、隋、唐四代,寿九十九岁。他是我国历史上治家有方的典范,家族九辈同居,合家九百人,团聚一起,和睦相处,相安无事,唐高宗甚是好奇便问其故,张公取出一张纸写下了一百个忍字,唐高宗十分赞誉便赐号‘百忍堂’。”

虽然说相聚的时光不多,忍确实能规避一些不和谐的地方,但是我们都知道,忍是忍了,但是彼此依然会不自在。

以往相处,彼此都是耐着性子,忍着过几天,感觉自然也不舒服。今年过年,和父母相处得很好,彼此有沟通、有合作,多数的时候都能轻松、自如地互动。因此,返程的日子,也比原计划推迟了两天。

04

不同的体验

不得不说,今年回故乡的体验,确实大为不同。这些年一直在学习自我成长,所以时常会进行觉察。思索下来,《海王2》中的一句台词很自然地浮现在脑海中:

因为偏见,你失去享受半个世界的乐趣,

你该好好反思,那是你的损失。

——《海王2》台词

虽然说,相比城市的高速发展,故乡的变化确实微不足道,父母依然也是熟悉的模样。但是不得不说,我对故乡、父母都有偏见和刻板印象。这次体验之所以有明显的改善,关键是我的内在改变了。

于故乡而言,那只是一个客观存在,本质上来说,无所谓好坏,一切都是我的投射。

其一、于人而言,人都是喜欢生能量讨厌死能量,发展意味着生停滞意味着死,所以潜意识会远离发展缓慢的故乡,这有人的本性的一面。

其二、童年确实物质匮乏、家境贫寒、关系不睦,童年的时候也多和父母一起为生活而忙碌,自然也留下诸多不那么美好的记忆。而故乡恰恰就是这个场的所在,进入这个场自然往事一幕幕,所以潜意识想要远离这场,其实就是不想重温往昔自己认为并不美好的过往。

至于我和父母,虽然我们都是因父母而来,但是我们和父母又是独立的个体。当我们自我缺失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把父母、孩子或者某些事物视为自我,或者自我的一部分。所以潜意识,彼此的一举一动,都和自己息息相关。

因为时代、环境和认知的不同,我们和父母确实彼此有太多的不同。因为自恋,人总会认为自己是对的,自己是好的,别人要听自己的。潜意识里,我们希望把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认知强加给彼此。这,往往是我们不能和父母、伴侣、他人愉快相处的核心原因。从佛家的角度来说,这个就是所谓的“我执”。

以前读梭罗的《瓦尔登湖》,其中有句话我非常赞同:“人们赞美且认为成功的生活,只不过是生活的一种。为什么我们要夸大一种而贬低其他的生活方式呢?”

这句话虽然读起来我们能够理解,甚至赞同,但是真正要做到,确实需要漫长的修炼。

今年春节回老家之前,我进行了一些自我觉察。带着这份觉察,我试着这次用中观和尊重的态度来和父母、故乡相处。我也用心地去观察他们,因为他们塑造了过去的我。客观地观察他们,我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知道现在的我是怎么来的,才能读懂自己故事的开始章节。

我们常说境由心转,灵性作家张德芬也说:“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在不断地觉察中,我慢慢地缓过神来。

当我对不能接纳自己、自我苛责的时候,想要不苛责别人和接纳外在世界,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当我不能和自己好好相处,怎么能和外在的任何世界风和日丽呢?

如果说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那么这个故事更像是《西游记》的故事。因为西游记告诉我们,神仙其实在我们的心中,孙悟空漂泊多年找的神仙,住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两句诗,指的都是人的心。

至于唐僧师徒,之所以能够取到真经,是因为他们修炼了自己的那颗心。它们一路遇到的并不是妖魔鬼怪,而是自我弱点、贪嗔痴的具象表达。所以灵山脚下凌云渡河水中漂过的尸体是什么?它是师徒四人人性中不完美的部分,既是唐僧的软弱,也是悟空的急躁,亦是八戒的多欲,更是沙僧的愚钝。所以,我们才看到在返回的路上,师徒路过陈家庄,虽然庄人款待几人,但是八戒却吃不下了,说道:“不知怎么,脾胃一时弱了。”其实,这就明显地体现了八戒欲望的减少。

对任何一个追求自我成长的人来说,人生都是一部西游故事,想要取得真经,成为更好的自己,那么都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当然作为克服重重困难的奖赏,真经就是收获自洽的人生、适意的生活、安定的内在、逍遥的境界。

相关文章

  • 故乡一切故事开始的地方

    周末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入我的房间,我与大地上的万物一起苏醒。我睁开慵懒的眼睛,打个哈欠,伸了伸懒腰,从床...

  • 故事开始的地方

    故事开始的地方,花开正好。初夏,好像一整个春天都被微风打包给了我。这个春天里,是不是藏了你对我的喃喃细语?如果我没...

  • 故事开始的地方

    梦里一直梦到过一个地方, 青草,蒲公英,还有云朵。 我不知道那是多么久远时候的印象, 就这样在我的梦里梦了一遍又一...

  • 故事开始的地方

    一切,开始于两个人的爱。 于是,有了我,也有了这地方。 我是念儿,从今天起我想讲述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

  • 故事开始的地方

    无戒学堂 苏眠的笑容,是关于苏眠的记忆最清晰和完整的片段,十几年过去了,她的笑容在记忆里,却依旧清晰。 她那对小虎...

  • 故事开始的地方!

    在这座小城,秋天总是一个尴尬的存在,人们常常来不及适应秋装就不得不换上冬装,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这不,我们的主人...

  • 人间尘土|偏颈子是一个人的名字。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源自我故乡的土壤。是的,我的故乡不光是有九层塔野薄荷和紫苏的地方,它同时生长出许多沉重而绝望的...

  • 故乡 不是梦开始的地方

    梦里,有一个遥远的地方,令我向往,她是花的海洋,沭阳。 我在脑海里拼命地搜索关于他的记忆,有一位老人,面孔很熟悉,...

  • 回到故事开始的地方

    这两天,我要去北大医学部的逸夫楼,在一门名为“叙事医学”的课上给同学分享经验。今晚,在去这栋楼的路上,我忽然意识到...

  • 丽江,故事开始的地方

    丽江,一个隐隐浮现的梦,一个众人趋之若鹜的梦。不管是为了逃离、疗伤、遗忘或是被遗忘,还是流浪,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有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乡,自我故事开始的地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yty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