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10年(1860)张家湾八里桥两战的失败以及圆明园的被焚应该说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士大夫心头虚幻的“上国尊严”。
如果说别的军队不堪一击情有可原,僧格林沁的蒙古铁骑那可不是吃素的。
僧格林沁本人武功精熟,而且他也一直保持着每日习武的习惯。
他的军队那都是精锐,曾经大败太平天国北伐军,而且在在大沽口海战中屡次大败英法联军,。
那是一支有着赫赫战功的军队,也是朝廷最后的砝码,如果这支军队还不行那朝廷再也拿不出比他们更好的军队了。
在我们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威力的强大之后,从咸丰11年(1861)开始朝廷进行了意在推进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确改善了中国的武器装备,但是,仅此而已,于战争来说,武器装备从来也不是战争能否获胜的决定性因素。
你如果不改变军队的素质和整体风貌的话你也不可能打得赢。
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入京之战,我们都不是输在武器装备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