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今年,我已连续三年参加了山西省临汾市语文中考作文评卷。
一、评分程序流程
首先是动员大会,每年会上领导都会重点强调中考阅卷的严肃性以及纪律要求。然后把全部批阅中考语文作文的老师集中起来进行培训,主要是对作文题目进行详细的解读,对作文评分标准进行具体的说明。接下来就会让我们朗读语文试卷主要是让阅读试卷的老师熟悉试卷内容以免抄阅读给高分,接着就是阅卷老师根据评分标准上机试评,组长会让评卷老师在自己的电脑上找到典型的作文朗读,所有老师给打分,并解释给分原因,目的是让所有的老师在评分标准上达到一致。试评结束后,每个老师心里的秤整好,开始正评,每份试卷都要双评,两位老师的评分差距大于三分,然后这份试卷要进行三评或者四评,小于等于三取平均值,同时大组长还会对一些试卷进行抽评,基本上对每份试卷达到了公平公正。
二、评分标准
实际标准我们的这个标准是一类文:三十二到三十五九十分以上,贴近生活,语言真挚,书写规范,手法多样,特色鲜明,主题明确。二类文:二十八到三十一分也就是八十分以上,感情真实,内容贴切,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思想,结构合理。三类文:二十七到二十五分七十分以上,语句基本通顺,切合题意,结构基本合理,主题不够明确。四是二十一到二十四分也就是六十分以上,主题不明确,结构不完整,语句不通顺,缺乏真情。
三、怎样得高分
差生字数一定要够,字要清楚能认识,只要思想健康能够围绕着题目写一般都在及格分。优生:
1.写一手好字,当然有的生字不好,但一定要写得工整,写清楚。因为从卷面字迹一般一个老师就可以定档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往往好学生卷面整洁,字迹工整,差生一般错别字很多,字迹潦草,态度不端正,一般一张试卷一扫,不看内容老师心里已经给该学生打了一个分,然后再阅读作文内容给打分,所以字很重要。
2,抒一份真情。近两年的中考评卷高分主要偏向于写生活,感悟生活,写自己的故事,也就是比较接地气的文章。培训时试卷分析专家说前几年的文章侧重写历史人物,方向走偏了。而尤其是去年大组长就直接说历史文章直接归档为b档,也就是说最高分也是在三十一分以下。其实我觉得这也很像市场规律,吃惯了馒头野菜,喜欢大鱼大肉;吃惯了大鱼大肉,喜欢吃窝头苦菜儿,现在是窝头苦菜的时代。但我个人觉得最简单最质朴的文章最能永存,就像元好问对陶渊明的诗的评价“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记得《朗读者》中董卿采访作家刘亮程时,刘亮程说他的父母从甘肃一路逃荒到了新疆,一九六零年遭受饥荒,到冬天那个区域所有的树皮都被扒光了煮着吃了,什么东西也没有,他父亲在路边选了一个地方,朝下挖了一个深坑,应该是地下两米,没有窗户,八岁父亲去世,奶奶、妈妈一家六口人就生活在这里。最大的困难就是整个夏天烧火做饭的柴和冬天取暖过冬的柴都需要他们姐妹几个去捡去拉,路程特别远,他说:“晚上十二点就要启程,那个厚雪中一步一步往前挪,从黑暗中穿过村庄,穿过荒野,把天走亮,就到了有柴火的地方”,全是记叙,没有一处描写,但他的童年苦难生活,让我们感同身受。央视一套《等着我》寻亲节目中,红梅小的时候父母忙,他是哥哥一手带大的,哥哥被拐后,她说她觉得她自己就像被整个世界遗弃了一样,每天就是天黑天亮,“天黑,天亮”四个字,她的悲惨世界让人身临其境,其实好的文章并不是好词好句,修辞技巧手法有多少或者有多好,而是最真实的东西,红梅她并没有受多少文化。生活才是最好的文章,最好的描写就是记叙,我们语文作文不妨少些背诵,多些体验,如帮父母种地收秋,握握妈妈的手,写写父母的前半生等等。让孩子们真正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抒写生活。我们初中语文课本也有好多经典的好文章,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杨绛的《老王》、胡适的《我的母亲》、以及《散步》等等,都没有绚丽的语言,没有过多的写作技巧,都是最朴实的语言,抒发着一份浓浓的真情!书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总之,我说了这么多,仅代表自己个人的观点,仅供大家参考,最后,我总结一点,要想取得语文好成绩,或者是要想得到作文高分,差生多写字,优生,要写好字。
下面我的两篇下水作文供大家参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