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数名学生跳楼:在这场无限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才是重点

数名学生跳楼:在这场无限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才是重点

作者: 湘写月 | 来源:发表于2020-06-21 00:01 被阅读0次

文/月帘

最近学生跳楼事件,频频上热搜,作为一位母亲,每次看到这种新闻就很揪心,孩子本该是最天真美好的年纪,为什么会轻易选择自杀?

近日,常州河滨小学生缪可馨,因一篇作文《三打白骨精读后感》,被任课老师批评“负能量”而选择跳楼,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在此我们不讨论老师的教育问题,但应该引起重视的是我们的应试教育中,孩子本身的心理韧性弱的问题。

事实上,自疫情后复学以来,这类学生跳楼事件频频发生:

5月6日晚6点,西安一名9岁的女孩,因为无法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从15楼跳下,自杀身亡。

当天老师要求所有同学完成一篇一页半的作文,下午5点上交。到了4点半左右,女孩给出门工作的妈妈发语音,说自己只写了 一页零一行,害怕5点钟无法完成作业,当时妈妈并没有太在意,只是在语音里让女儿尽快完成。

晚上6点,爷爷从楼下倒垃圾上来,推开孙女卧室门发现里面没有人,随即发现女孩的遗书:

妈妈,对不起,这是我的决定。

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

2020年4月26日,安徽知名高中巢湖一中,一名17岁高一男生,因学习压力大,跳楼自杀身亡。

2020年4月13日,江苏无锡,一名12岁女孩,在开学第一天,跳楼自杀,重伤身亡。

2020年4月13日,安徽合肥,一名15岁男孩,因学习问题与父母发生争吵后,爬出阳台扬言要跳楼,幸好被派出所营救。

据传,在今年上海市教委的会议上,曾列出复学后轻生的学生数目,让人震惊:

从高三初三复课起,上海市跳楼自杀学生24人,其中浦东新区14人,小学生3人。

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这些幼小生命的接连逝去,他的背后,是我们只注重教育成绩而忽视孩子心理韧性的锻炼。

在里约奥运会400米自由泳的赛场上,孙杨输给了澳大利亚小将霍顿,只摘得银牌。赛后采访时,霍顿出言讽刺孙杨,说他是“吃药的骗子”。面对对手的挑战,心理韧性强大的孙杨并没有丧失信心,一蹶不振,在后面的200米自由泳决赛中霸气夺冠,以骄人的成绩宣告泳坛王者的地位。

人生是一场无限的游戏,提高孩子的心理韧性才能让孩子走得更远

哲学家詹姆斯·卡斯在其著作《有限和无限的游戏》中提出:

人类有两种游戏的方式,一种是有限游戏,比如下棋、考试、做项目,甚至外交谈判和战争。这些事情都明确边界,存在明确的开始与结束。

但是,世界上还有另外 一种游戏,是没有边界的,这些游戏只有开始,然后就必须一直玩下去,直到玩家自己消亡为止,这就是无限游戏。

人的一生,实际上就是一场无限游戏。没有最终目标,也没有胜负之分。只要人活着,这场游戏可以一直玩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性,也有不同的收获。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有限游戏,无限游戏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所有的有限游戏,都是人为设定出来的,是假设的,一次考试成绩,一次作业,一盘棋,其实是我们约定的赢和输。其实,输了又有什么关系?考试没考好,也可以再考一次;作业做错了,那就再做一次;一盘棋输了,那就再下一次。只要人活着,人生这场游戏其实是可以一直玩下去的。

而玩好人生这场无限游戏最重要的的条件就是心理韧性。

什么是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指:面对严重威胁,个体的适应与发展仍然良好;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并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是能灵活地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无论自己在什么环境下,都知道自己一定能行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头脑上理性说服自己的教条,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自动化心理力量,是一种“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

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对于孩子来说,提高孩子的心理韧性和自我效能感,尤其重要。心理韧性强的孩子在面对挫折时会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她的内心有个声音告诉自己,这件事我能做好,如果遇到困难,我也一定可以想出解决的办法。

比如,同样是面对语文考试,心理韧性强的孩子就很放松 ,她们有自信考好,即便基础题做的不好,还有作文拉分呢;但有些孩子则恰恰相反,他们非常恐惧,觉得准备得再充分都没有用,因为有个不确定因素是作文。

因为担心自己无法完成老师的作业而跳楼的9岁女孩,因老师批改的一篇作文而跳楼的缪可馨,因为被抓,考试作弊被抓后跳楼的中北大学生等等,都是因为心理韧性太差,无法处理不利的环境。

每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充满了无数的困难、挑战,挫折,失败,而只有心理坚韧的孩子才能更好地承受这些压力和挑战。

心理学家、心理韧性方面的权威专家彼得克劳夫博士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

心理坚韧的孩子在考试中的表现要高出25%。他们睡得更好,出勤率更高,在课堂上更投入,有更高的抱负。他们能更好地从初等教育过渡到中等教育,较少受到欺凌,也不太可能采取反社会行为。

心理韧性强的人,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

徐静蕾第一次做导演时,就有记者问她:会不会担心票房?

徐静蕾的回答是:

不担心,我这人吧,可能成不了顶级导演,但也肯定不会坏事儿,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

诺贝尔奖获得者格雷格·塞门扎在谈论起科研路上的痛苦时说:

“失败不是悲剧,是要克服的挑战,要接受事情不会一帆风顺,”并强调“失败了就从头开始。”

毫无疑问,格雷格·塞门扎成功的原因,不仅因为其卓越的科研能力,还因其超高的自我效能感,超强的心理韧性,这种韧性帮助他一次次的克服了困难,度过了漫长的等待期。

提出宇宙黑洞理论的著名英国物理学家霍金,在21岁就患上了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全身瘫痪,被告知只有5年的生命,但是他奇迹般地活了55年,享年76岁。在患病期间,并发症严重,经历了肺炎、气管切开手术等折磨,即便如此,霍金依然利用轮椅和语音合成装置进行了多次演讲,他的科学研究也一直在继续。

褚时健从曾经的“烟王”,到71岁时因经济问题被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跌落谷里,再到85岁的“橙王”,不仅是当今时代的传奇,也被称为“影响 企业家的企业家”。他强大的心理韧性在世界来说,都是值得人学习的。

王石曾引用巴顿将军的至理名言来赞扬他:“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到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这个反弹力就是强大的心理韧性,是人生这个无限游戏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几乎决定了人生所能达到的高度。

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心理韧性和自我效能感?

1、多给孩子体验成功的机会,赏识孩子,培养孩子的变通思维。

父母要积极反馈孩子成功时的体会,即便是一件事情做得不够成功,父母也要从中找出孩子做的闪光点来鼓励孩子,教会孩子以一种变通的思维模式来破解难题,一来可以帮助其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结,在这种亲密、安全的情感联结中,孩子能真正激发内在的活力和动力,二来,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自己的心理韧性和自我效能。

比如,一岁多的孩子,第一次想自己吃香蕉,要吃香蕉就得剥香蕉皮,那么,家长是直接剥好喂到孩子嘴里,还是鼓励孩子自己摸索去剥香蕉皮?显然,鼓励孩子自己摸索就是给孩子体验成功的机会,最后,孩子通过了自己的努力吃到了香蕉,这样就可以增强他的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

2、帮助孩子调节情绪和生理状态,培养孩子的乐观思维。

无论是紧张、焦虑、害怕等负面情绪,还是狂喜、极乐等情绪都会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降低自我效能感,当孩子有不良情绪时,作为父母应该要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并教会孩子正确的沟通能力以及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保持内心平和的方法,帮助其建立乐观的思维模式。

3、做好挫折教育,帮助孩子增长见识。

适当的挫折可以锻炼孩子心理韧性。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要用心陪伴孩子,为孩子提供事实上和心理上的支持,帮助孩子明白,挫折对生活的正向意义,塑造孩子积极心态。当然,父母提供的帮助不能是教导要求,而应当是引导启发,如,帮助孩子扩展见识、增加选择性,通过提问方式启发孩子拓展智慧和勇气,从而提高心理韧性。

4、孩子以父母为榜样,父母应该提高自己的心理韧性。

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科胡特说过:

父母是什么人比父母做什么要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的模仿能力强大,很容易接受父母的影响。而心理韧性水平高的父母往往能营造充温暖和关爱的家庭,为孩子提供坚实的后盾和支持,培养出全面、独立、自信自强的孩子。

写在最后

人生这场无限游戏中,是由无数场各个维度的大小战役组成的,而战争的胜负并不单单指考试成绩的高低,是否考上名校、事业是否成功、赚的金钱的多少来决定,而是包含了勇气、胆识、战略方法、眼界、胸径等,当然,还有心理韧性。一个人的心理韧性越强,越能在人生这场无限游戏中走得更远。

相关文章

  • 数名学生跳楼:在这场无限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才是重点

    文/月帘 最近学生跳楼事件,频频上热搜,作为一位母亲,每次看到这种新闻就很揪心,孩子本该是最天真美好的年纪,为什么...

  • 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

    最近的歌星网红撕逼大战让人眼花缭乱,且不管他们的薛家长李家短,撕逼这种互揭伤疤的暴力沟通,已让他们的缺乏心理韧性暴...

  • 理想与现实

    见多了学生跳楼抑郁的新闻,便升出对自己孩子的无限宽容之心,心理告诫自己: “不要对孩子要求太严苛,不要逼得孩子最后...

  • 《心理韧性》:如何培养心理强大的孩子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花园中的花骨朵,但是作为第一次做父母的人来说,如何教孩子,如何教育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内心强大...

  • 培养你的心理韧性

    能够让我们战胜消极情绪的,是心理韧性的培养,有三重培养方式,学习一下,使你更强大。 心理韧性的第一层境界是复原力,...

  • 日记

    最重要的是家长的力量,父母提高心理韧性,提升抗压能力,培养孩子强大的心理。 第一步,接纳孩子暂时出现的状态,始终坚...

  • 积极心理学-韧性的养成

    韧性的养成是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生不同阶段幸福”中重要的一环,特别是韧性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培养。 积极心理学指出,...

  • 在游戏中培养孩子健康心理, 寓教于乐!

    但凡提到游戏,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NO!NO!NO!!” 游戏看似无用,其实不然。 研究认为,游戏对于孩子的心理...

  • 在游戏中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寓教于乐!

    但凡提到游戏,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NO!NO!NO!!” 游戏看似无用,其实不然。 研究认为,游戏对于孩子的心理...

  •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界限

    我觉得学校侧重培养孩子学习知识,技能培养;家庭侧重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给予心理支持。各有交叉重合,侧重点不同,尊守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数名学生跳楼:在这场无限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才是重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bn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