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贵之《关于“为人处世”的思索》

作者: 兴时态_198812 | 来源:发表于2023-01-15 20:13 被阅读0次

【关于“为人处世”的思索】

一、傻情有可原,蠢罪有应得。

做人,要率性,不要任性。

二者的区别在于:

率性,是由健康的天性引导,顺应本我,不在乎功利、习俗和舆论;

任性,是被错误的情绪支配,固执己见,听不进良知的呼声和善意的忠告。

在具体的场合,二者容易发生混淆。一般规律是:

在他人眼中,前者常被当作后者;在自己眼中,后者常被当作前者。

鉴于健康的天性如此稀少因而可贵,他人在评判时应当留心并予以爱护。

鉴于错误的情绪如此多发因而讨嫌,自己在评判时应当警惕并加以克服。

单纯的人也许傻,复杂的人才会蠢。

单纯的人吃亏,往往是因为轻信别人的善良,这是傻。

复杂的人吃亏,往往是因为高估自己的精明,这是蠢。

二者都出了错,傻情有可原,蠢罪有应得。

二者都有可笑之处,但傻不失可爱,蠢而且可恨。

如果上帝给了你一张漂亮的脸蛋,你要留心,这是对你的灵魂的一个考验。

如果你的灵魂平庸,这平庸会反映在脸蛋上,把漂亮现形为粗俗。

如果上帝给了你一张丑陋的脸蛋,你要宽心,这是给你的灵魂的一个机会。

如果你的灵魂优秀,这优秀也会反映在脸蛋上,把丑陋修正成独特。

精神意义上的伟人,心灵单纯而头脑深刻,可爱又可敬。

相反,精神意义上的小人,心灵复杂而头脑浅薄,可厌又可怜。

嫉妒是人性,不因为嫉妒而失态乃至泄恨则是教养。

我们无法压制人性,但可以做到有教养。

理智不能支配情感可能有两种情况:

理智太弱,或情感太强。

如果理智和情感都强呢?

好吧,就让它不能支配吧,一种情感强大到了强大的理智也不能支配,必定是不同寻常的,也许会结出可惊的果实。

如果理智和情感都弱呢?

也随它去吧,反正能不能支配都没有什么价值。

人是会爱自己的受惠者,恨自己的受害者的。

原因可能有二:

其一,是投射作用。

施惠于人,心中积聚的是正能量,心中的光明也投射到了受惠者身上;

加害于人,心中积聚的是负能量,心中的阴暗也投射到了受害者身上。

其二,是移情作用。

施惠于人,自己也置身于受惠者的感恩心情中,因此心生喜爱;

加害于人,自己也置身于受害者的怨忿心情中,因此心生仇恨。

二、爱的现象和本质。

爱情是两个整体的人之间的情感关系。

在这个情感关系中,两人的人生观是否相洽,相洽到什么程度,一定会发生重要的作用。

所谓高质量的爱情,一个必要条件是相洽的程度高。

但是,爱情又不只是人生观相洽的事情,相洽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在爱情的发生中,性吸引和审美方面的强烈感受往往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你在热恋中?

恭喜你,尽情地享受吧。

不过请记住,没有人能够生活在爱的本质之中,我们都生活在现象之中,都只能通过现象来领悟本质。

可恨又可爱的现象世界,给我们快乐和苦恼,给我们昨天和明天,还给了我们不确定性。

衡量两性关系有两把尺子:

一是,法律。

凡是不违背法律的行为,均应视为私事,他人不得强行干涉。

二是,道德。

对一切真实的感情不可作道德判断,唯有感情上的不诚实或者借感情之名牟利才是不道德的。

在爱情中,追求完美是一种必然的冲动,但其作用主要是否定性的,即督促双方不做有损爱情的事情。

其主要成果:

一是,自律。

用理性锁定易变的感情。

二是,宽容。

爱和理性合力创造两人之间的自由空间。

当然,这两点本身有助于使爱情持久和美好。

不论男女,真爱的时候必定温柔。

爱一个人,就是疼她,怜她,宠她,所以有“疼爱”、“怜爱”、“宠爱”之说。

疼她,因为她受苦;怜她,因为她弱小;宠她,因为她这么信赖地把自己托付给你。

女人对男人也一样。

再幸运的女人也有受苦的时候,再强大的男人也有弱小的时候,所以温柔的呵护总有其理由和机会。

爱本质上是一种指向弱小者的感情。

在爱中,占优势的是提供保护的冲动,而非寻求依靠的需要。

如果以寻求强大的靠山为鹘的,那么,正因为再强的强者也有弱的时候和方面,使这种结合一开始就隐藏着破裂的必然性。

与其说有理解才有爱,毋宁说有爱才有理解。

爱一个人,一本书,一件艺术品,就会反复玩味这个人的一言一行,这本书的一字一句,这件作品的细枝末节,自以为揣摩出了某种深长意味,于是,“理解”了。

人们常说:爱与死。

的确,相爱到死,乃至为爱而死,是美好的。

但是,为了爱,首先应该活,活着才能爱。

我不愿把死浪漫化。

使爱我的人感到轻松,更加恋生,这是我对爱的回赠。

三、情绪价值和情感。

每一种扎实的成功背后,都有一盘“蓄谋已久”的棋。

鼓励大家努力成长时,也有人跳出来反对:我对物质的欲望并不强烈,没必要那么努力成长。

我个人不认同将成长等于赚钱,这么狭隘的观点。

成长,意味着眼锐、耳灵、心透。

慧眼,让你看得见龌龊,也欣赏得美景。

耳灵,让你听得进忠言,也避得开恶语。

心透,让你与情感、欲望、社会、世界、甚至生命和解。

任何特质,都有双面性或者多面性。

情绪价值,在如今仍然是很珍贵的一种筹码。

万事万物在不同的领域中,很难分出谁才是最好。

将理性和感性论个高低,这种比较,本就是一种不成熟。

情绪价值依然有用,但它的短板我们得清楚,就是短暂。

用情绪价值做事,讲究的是趁热打铁。

你哄得客户很高兴,再乘胜追击,他大笔一挥,跟你签了合同。

可如果你没有抓住最好的时机,聚会散场后,客户的高兴程度会随着时间而弱化。

那么此刻他签合约一定没有最开心那会干脆。

当然,这里提一下人情世故方面的建议,有利益的举动,一定要建立在不扫兴的基础上。

客户开心是你提要求的好时机,但提得不对,不讨喜,就是一种扫兴了。

理解情绪价值,再用对情绪价值,才是核心。

情绪价值和情感不一样。

你可以一天甚至一个时辰,就能让某个人感到开心。

提供情感,则是一种长线的、循序渐进的流程。

情绪价值的作用期不长,但见效快。情感的作用期很长,可见效慢。

很多人把这两样搞混乱了,认为提供情绪价值,就是提供情感。

情绪价值是情感中的一种,但它们之间不是等号。

在很多情感高手的策略中,通常是以情绪价值开路,先打个好的局面,然后再用情感深入人心,从而建立各种关系。

所谓情感高手,在这里不是玩弄感情的贬义词,而是褒义词。

能称之为高手的人,一定是懂情,懂爱,懂人性,知道如何更精准高效地让对方感受到,并且喜欢。

所以,他们往往比那么些只知道傻吧啦唧去爱,去闷头付出的人,更能找到良人和贵人,吃的苦头,还远远没有后者多。

这年代,什么不讲究点技巧?

技巧这个词,体现人类进步与智慧,怎么用在感情中就总被一些傻猫误解成心思不纯呢?

感情只要是真的,技巧花样百出又有多大关系?你舒服,对方也舒服。

很多情侣彼此之间也有感情,但没什么技巧,徒增怨偶。

情感比情绪价值的分量重太多,扎根人心也更深。

也许一些小爱小利,可以从通过给别人提高情绪价值而得到。

但真正让你丰收的,是情感。

情感上的感受才是最大的意外和惊喜。

也有很多年轻人不想生孩子,觉得奶粉贵,教育贵,还费精力。

不论怎么算,养个孩子后生活都没有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那么宽裕。

可真当你有了孩子,你看着他那么爱你,依赖你,你就算不清楚这笔帐了。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最大的付出,绝不是源于利益,而是情感。

能让你豁出性命去救的那个人,不太可能是你的大客户,但一定是与你有很深情感羁绊的人。

人生中,很多人、事、情感、欲望、名利……有时需要站在上帝视角去看,但要以人的立场去经历。

旁观者也算一种上帝视角。

不要站在自己的事儿里,看自己的事儿,而是要跳出自己的事儿,再看自己的事儿。

分享思路时,不要一听到就说太难了做不到。

没人会多可怜你,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是大人,能干大人的事儿。

凡事多要求自己,改变自己,鼓励自己,迎难而上,遇险不慌,见惊不乱,总能有所蜕变。

很多动不动就说不会的人,最终的确什么都没学会,唯独学会了哭。

丁俊贵

2023年1月14日

相关文章

  • 丁俊贵之《关于“为人处世”的思索》

    【关于“为人处世”的思索】 一、傻情有可原,蠢罪有应得。 做人,要率性,不要任性。 二者的区别在于: 率性,是由健...

  • 【丁俊贵之《清明吟》】

    【丁俊贵之《清明吟》】 【清明哀思】 丁俊贵 苍天洒泪和雨淋, 清明衰思故人怜。 生老病死恒常情, 泉下可知痛...

  • 【丁俊贵之“论道”】

    【丁俊贵之“论道”】 一、万物循道 天道,是指天的运动变化规律。犹天理,天意;指自然界变化规律;显示征兆的天象;气...

  • 【关于教育的思索】

    【关于教育的思索】 人生不仅有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情感生活,还应该有第四种生活——智识生活。——丁俊贵 今天我想从...

  • 【忆兄弟】

    【忆兄弟】 丁俊贵 备注:上图左一解南华 、 左二贲友贵 、左三丁俊贵。 序: 余有发小,名曰:贲姓友贵,解姓南华...

  • 【丁俊贵之“是非说”】

    【是非说】 判别一个成年人成熟与否的基本准则是看他是不是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对待是非,不是像孩子第一反应就是狡辩或反...

  • 【丁俊贵之“说独处”】

    【丁俊贵之“说独处”】 独处是一种能力。她既是一个人的清欢,又是一种历练,也是一种修养,更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丁...

  • 【丁俊贵之《说自尊》】

    《说自尊》 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自尊为自我价值感,是对自己的综...

  • 【丁俊贵之“自律说”】

    【丁俊贵之“自律说”】 斯自律者,乃君子为人处事毋须监督而自遵循法度,规范言行。其不为外力所拘,不为私情所左。但凭...

  • 丁俊贵之《“灵魂”的探索》

    【“灵魂”的探索】 一、最高级的“幸福”。 那些在生活中最常见,并且由人们的行为所表明,被当作是最高幸福的东西,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丁俊贵之《关于“为人处世”的思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cw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