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藤叶
生活是什么呢?
夏天有梅子味的晚霞和两三颗啤酒味的星。
篇一:
昨日的风很大,回暖的艳阳天又飘起雪来,冷风中的呼啸夹杂雨点,一瞬,颗颗大的雹子砸下来,小草又缩回地表之下。
两日前,和爸爸去挖野菜,绿色镶边的伸缩刀,白色喷漆的圆筒,两人顺着山路前行,尽头是郁郁葱葱的针叶林木,颗粒无收。回程翻过小区铁墙,在操场前的空地前发现两株,仅此而已。
三日前,沿着蜿蜒溪水旁的木板路,通向大坝高处,会有不同的人们周而复始的前来,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风筝挣脱摆控,映衬着浅蓝色的天空,沙与朵状的云儿,弧状的线,倒挂在一汪融化的灰蓝色水中。空气中七彩的风儿,流淌在湖面,风平浪静。
生活中一如过往的平静仿佛从未发生。
只有流逝的时间,和习以为常的平顺。
昨日,一咿呀学语的孩子躲藏在母亲的怀抱中,偶尔抬起小脑袋,“是个哥哥”,怀疑的目光望向我,问向妈妈。“对,是个哥哥”。怀疑不见了,喜悦在脸颊,消失在视野中。
两日前,舅妈搭乘顺风车前来,晚餐是火锅,谈笑风生,往昔明日,顺逆生活,清晨返程。药物医人,却不医心,压倒精神的稻草,医得生活的良药,舅妈康复了。
三日前,两老太在楼前浅灰白色的水泥高地小栖,一母一女。绕楼一圈大概七分半,岁月打在脸颊,落在脚下。时而有不同的老太前来闲聊,或倚墙,或蹲或坐,或拄拐,都说,养儿不如女。
生活的流转,是生老病死的四季更替,是只言片语的过往,悄无声息。
生活的温度,在一粥一饭,在一言一语,在陪伴,在等待,在无形的光辉。
昨日为鱼儿喂食,换水,饱餐过的鱼儿肚皮很大,如同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
两日前,取出冷藏中的种子埋入乌黑土壤,浇水,打药,又不忍心,在寒冷的冬,虫儿亦不易,遂停止。新一茬的花儿正在舒展。
三日前,吃了数个芒果,数颗甜橘,和半根香蕉,两颗小柿子,在三岔路口看到邻家奶奶拎了西瓜。
生活是从容的迎接,次日的期许。
生活是安然的等待,今日的晚霞。
篇二:
疾病如洪水猛兽般袭来,不同文化,信仰的人们更加珍视生命。
自由是希腊城邦赋予西方世界的灵魂,安逸是中式文化流淌在华夏的血脉。在面对共同的敌人时,人类比以往更加团结。
在远方,还有无时无刻不为粮食,医疗,教育,水源,战乱发愁的人们,此刻与未来的他们依旧会被忽视,生活中需要更多的慈悲与关怀。
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夜空的月与星辰,从此,白昼过后不再是纯粹的黑,璀璨在眼中。
逆行是疫情下的褒义词,医护用生命捍卫职业的尊严,奉行使命,医人医心。同样,生活中需要更多的逆行者,捍卫人类赖以生存的各项成果,逆行中的顺境人生。
苦难与探索精神,塑造了人类的生活。终究归于虚无,这也是个体生活的智慧。
老辈人习惯在逢五逢十的日子上供烧香,西方人习惯做礼拜,寻求内心的和解,依托,善根植于人心。
生活中的温度带来美好,融入心田,滋润中春回大地,夏满人间。
篇三:
确幸的是,我们正在拥抱生活。
二十岁的年纪,生活中有波澜,有喜悦,有浮夸,有平顺。眼中的世界有太多的不可思议,有太多的不过如此。
确幸的是,我们正在拥抱生活。
常与老年人一起,他们的眼中有着波澜不惊的平和,又有着时代赋予的执拗。价值观融入世界观,或粥饭,或情怀。
常在书中读到,或批判世界的张扬,或寻求向往的美好。或真实,或沉重,每本书都有一段人生。
常在途中遇见,游荡在世间的魂灵,或忙碌,或慌张,或沉溺。日复一日重复过往。
常遇到同龄人,或选择去看世界,或静心生活。经历时代赋予的当下人生。
生活是什么呢?
是老年人讲述的一段故事,是书本中的因果人生,是魂灵执拗的追求,是同龄人的顺势而为。
或许生活又不仅仅是这些。
是人们正在喜悦,苦恼,探索,分享,交谈,拥抱的所有。
生活又不仅仅是这些。
是健康。
是珍视的情感,理想,坚守的价值观,道德律。
是寻求与自己的和解,是无时无刻不保有的好奇心,是希求的一切。
或许生活又止于此。
一辈子,懂得照顾自己,便懂得了生活。
要做的或许只是尽量更会照顾自己。
篇四:
宇宙观下的人儿渺小,脆弱。宏大格局依旧如蝼蚁般,由心出发,拥抱自己,保有万物。虽然,我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夜深,止笔于此。
上眼皮想念着下眼皮
祝安好
我的朋友们
世间所有人儿,生灵,或仅仅一块石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