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菜根7 心地放宽

作者: 沂河生 | 来源:发表于2016-12-07 10:04 被阅读197次

原文:《菜根谭》心地放宽  身死垂恩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的久,使人有不匮之思。

沂河生写字

1

人生一世,能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呢?《左传》里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这立德、立功、立言,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做人、做事、做学问。心地放宽是做人的智慧,身死垂恩是做事、做学问的功德;做到这两样,便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2

对于做人,若是能够在活着时与身边之人和谐相处,不苛求,不埋怨,放宽心胸,不让他人因自己处事方式不当而心存不平之叹。若是能够如春风化雨滋润万物般,让身边之人享受到恩惠,即使自己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人也能感受到其德行的温厚。那么,这样的做人便是成功的。

其实,心地放宽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对他人,二是对自身。对他人易,对自身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对他人的某个过错,自己更容易察觉,更容易分析判断,也更容易找到适当的理由予以谅解。而对于自身的某个过错或缺陷,人们很难发觉,即使发觉了,由于受到自我束缚,也难以改进。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心地放宽用到自己身上的意义在于,若是自己有了过错,只要不是原则上的问题,应该学会谅解接纳。这绝不是对自己的过错置若罔闻,而是在谅解后懂得反思,在接纳后知道改进。若是一味的执着于自我过错,困于其中而不能自拔,倒是更大的过错,对于自己的进步也是毫无益处。因此,心地放宽,更重要的是,莫使自己有不平之气,放宽自己的心境。圣人孔子能够杜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四种毛病,不瞎猜,不武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作为常人的我们,即使无法做到全部,也应该将这作为进步的方向吧。

3

对于做事、做学问,除了要学习以往成功的经验并汲取失败的教训,更为重要的是,经营现在,规划未来。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他所影响到的只有两个维度,一个是现在,另一个是未来。经营现在是基础,规划未来是保障。而两者都离不开一个前提,先学会做人。或者说,做事、做学问的前提是做人。人们常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其间的道理不言而喻。已经过往的,无论如何也不会再因今日或来时发生任何改变,所以,放下过去,把握现在,憧憬未来,这对于充实人生是必不可少的。

北宋大儒张载说,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应是每一个有志之士所向往的。

相关文章

  • 嚼菜根7 心地放宽

    原文:《菜根谭》心地放宽 身死垂恩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的久,使人有不匮之思。 1 人...

  • 嚼菜根

    心静乱中静,心乱静中乱。

  • 【菜根潭】之:【心地放宽 身死恩垂】

    【原文】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思。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 待人处事要心...

  • 《菜根谭》七  心地放宽  身死恩垂

    【原文】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思。 【注释】①田地:指心田,心胸。②...

  • 《菜根谭》之“心地放宽,身死恩垂”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留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恩。” 做人要心胸开阔,才不会招来别人的怨恨...

  • 嚼嚼菜根久糜香

    那一年,从宦海潮中退 跋山涉水幽涧寻清云 定云止水,鱼跃鸢飞 悟吾身小天地,天地大父母 念随起随灭,与太虚同体 回...

  • 菜根谭||疑心太重,害人害己

    我们今天继续嚼菜根。忽然有一种感觉,嚼菜根就如同我平常喜欢喝的莓茶,入口微苦,回味甘甜,清香醇厚,满口生津,喝完以...

  • 不患寡而患不均

    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是南京大学的校训,可是最近南京大学的一个文件让网友惊呼:菜根不一起嚼了? 原来学校...

  • 嚼菜根,品人生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道佛三家思想的...

  • 嚼菜根,喝鸡汤

    做人聪不聪明其实不重要, 甚至情商高不高也没关系, 但一定得够大气豁达感恩。 做人线条粗一点不是坏事, 千万不要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嚼菜根7 心地放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jd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