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月亮到月球|从意象到科学的转变

月亮到月球|从意象到科学的转变

作者: 星菏 | 来源:发表于2019-02-21 22:09 被阅读0次
月亮到月球|从意象到科学的转变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诗人眼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因此月亮一直是描写思乡,离别的意象。

月亮到月球|从意象到科学的转变

      中国还有关于月亮的传说,比如在月亮上有后羿的妻子嫦娥,她因为吃了长生不老药飞天成了神仙,不过虽然居住在月宫中,却是寂寞的,她只有月兔相伴,常常后悔偷吃神药,没能和丈夫相守。中国古人因为喜欢用月亮寄托相思之情,久而久之,月亮成了他们的朋友。比如,”举杯望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们还有元宵节,中秋节🥮这些节日来用月亮的团圆期盼家人的团聚,满月承载着团圆圆满的含义

      古人因为车马很远,书信很慢,所以寄予思念于月亮。而月亮的阴晴圆缺正好与人的心境相连,久而久之,月亮在中国人心里成了特别的意象。 

月亮到月球|从意象到科学的转变

     在近现代科学的发现之前,人们心里一直相信月亮上有嫦娥。然而,科学告诉了我们月亮其实是地球的卫星,叫月球。

      几亿年前,地球与一颗叫西娅的行星相撞,西娅被击碎,它的残骸逐渐形成球体,成为了地球的卫星月球。地球也没能独善其身,地球被撞地有了23度的倾斜角度,从原来公转一年410多天,变成了365天。

      对我们的内心来说,不管月亮是原来有嫦娥居住的意象月亮,还是被科学证明的月球,她永远是我们寄托思念的moon。

相关文章

  • 月亮到月球|从意象到科学的转变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从地球到月球》

    某一次去图书馆还书,顺手在自助区域借了本书,《从地球到月球》,也不知道为什么拿了这样一本,或许是书名吸引了我。 从...

  • 从地球到月球

    假如在几万年前的地球上,有一群即将进化到人类的古猿,在江边看到天上的圆月,会有什么想法呢?这个情节你是否很熟悉呢?...

  • 《从地球到月球》

    某一次去图书馆还书,顺手在自助区域借了本书,《从地球到月球》,也不知道为什么拿了这样一本,或许是书名吸引了我。 从...

  • 从地球到月球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叫《从地球到月球》,主要讲了,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一群退伍军人无所事事。于是他们突发奇想在...

  • 从形式到意象

    无数次读过类似的说法:艺术的价值就是要给我们一种新的看待世界的眼光,一种新的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虽然身为文学爱好者...

  • 漫长的周末

    从早上到晚上 从晚上到深夜 从深夜到凌晨 从凌晨到天亮 从天亮到早上 ...

  • 《 科学探究发展与教育的建议》day59

    幼儿科学教育已经从常识转变为幼儿科学教育,从单纯追求让幼儿获得静态的科学概念转变为发展幼儿的科学素养及探究精神。我...

  • 月球有50亿年历史,而地球却有46亿年,为什么围绕地球?

    科学家对月球的探索惊奇的发现月球的年龄竟然比地球的年龄大,我们都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围绕地球转动,按照常识来说月...

  • 水彩的秘密:从亮到暗,从虚到实

    相较于其他画种,水彩有其独特的画法。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水彩的透明性决定了水彩经不起明和暗的反复修改,很多时候,亮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月亮到月球|从意象到科学的转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rj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