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首页推荐两性情感
最新幸福调查报告来了,我们一起来聊聊幸福

最新幸福调查报告来了,我们一起来聊聊幸福

作者: 适话 | 来源:发表于2018-03-04 18:47 被阅读764次
    最新幸福调查报告来了,我们一起来聊聊幸福

    最近,《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作了关于幸福的调查,结果显示最具幸福感的人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

    ✔主要是90后;

    ✔年收入集中在12-20万;

    ✔对于2018年的收入信心很足;

    ✔工作较忙但每天有1-3小时休闲时间;

    ✔努力工作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

    根据这五个共性特征,我从年龄分布、学历职业、个人生活三个方面,来聊聊关于幸福的一些事儿。


                    一、年龄分布

    年龄分布

    调查显示,年龄在18-25岁的90后一族选择幸福的比例最高。

    90后是中国几千年以来十分独特的一代:既是生在提倡一孩计划生育国策背景下的一代人,又是94年中国接入互联网后最早接触网络的一代人。

    前者造成90后很多为家庭独子,受到家庭高度关注;后者则为90后送来了一个前所未有、无所不包的潘多拉魔盒。同时,90后是开始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代,物质生活不断丰富。

    家庭宠爱+网络世界+物质富裕,幸福感比其他年龄段的人高出那么一丢丢,也就不足为奇。

    此外,我觉得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90后们年轻。

    年轻就带着青春朝气,充满阳光活力,有着旺盛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是崭新的,横干竖干都会有收获:干好了那是成功典型,搞砸了总结下也成了经验教训,都是正资产。这样的人怎么能不感到幸福呢?

    最新幸福调查报告来了,我们一起来聊聊幸福

    同时我还注意到,幸福指数一般的人群中,26-59岁的中年人(嗯,26岁中年人)比重大过25岁以下和60岁以上人群。

    25岁以下往往还未成家立业负担较轻,60岁以上一般已享受退休生活,中间年龄段的人“上有老、下有小”,既是家庭顶梁柱,又是工作单位和国家社会倚仗对象,压力和责任感大于另外两类人群,幸福感相应下降。

    选择不幸福的,60岁以上人群比重最高。

    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养老难的社会问题。公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体系、人文关怀等都是影响老年人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这些方面我们还大有可为。


                    二、学历职业

    学历情况 职业情况

    本科学历人群选择幸福的比重最大且选择不幸福的比重最小。

    从学历上来说,毫无疑问最具幸福感的是本科一族。与学历相匹配,本科毕业人群往往从事行政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管理等工作,这些个行业待遇也基本和年收入12-20万的调查结果相吻合,几项数据得到了相互印证。

    为什么本科生幸福感最高?我简单分析了几个原因:

    1、有点类似班上“第十名现象”,本科学历恰到好处。

    本科生比初高中、中专大专生文化程度高,受教育程度在社会平均水平以上,本身已是种成功;但前面又有硕士博士可以追赶和仰视,也不至于自满自大,迷失目标。生活最迷人的状态我想可能是现在还不错未来还有着无限希望,本科生恰好就是如此。

    2、幸福需要物质支持,更需要精神滋养。

    学历太低可能会缺乏些美的理解和感悟,而学历太高可能又会有高处不胜寒的顾影自怜和哀伤之感。恰好本科生有点知识又不是太有知识,懂些东西又总是一知半解,这太棒了:一点看不懂很痛苦,全都看得懂很痛苦,似懂非懂最快乐。事实上,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不幸福的人群里博士学历比重明显畸高,是不是有点这层意思呢?

    3、还有个容易被忽略但非常重要的原因:婚姻。

    过早结婚,彼此心智远未成熟,这样的结合变数太大;硕士博士如果还处于单身状态,不免生出时不我待的感觉,对婚姻感到迷茫甚至倾向悲观,尤其是在当前高学历人群中女性比重不断增大,而婚恋市场中男性往往不会特别青睐高知女性的背景下。

    那本科生呢?本科毕业一般24岁左右,无论是社交工作还是个人生活,都具有相当大的可操作性,心态上更为轻松积极,也就更容易觉得快乐幸福。

    不过我还要说两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我认为未来硕士博士的幸福感也会不断增强。

    易中天曾在节目里讲,知识分子不该“君子固穷”“穷且益坚”,知识分子就应该有钱,应该活得体面。我照着发挥一下: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的知识分子也无论如何不应该缺少幸福感。


                    三、个人生活

    工作目的 子女情况

    在努力工作的目的上,感到幸福的人更多是为了追求更高品质生活。

    调查显示,最具幸福感的人关于工作有三大共性:

    ①年收入集中在12-20万;

    ②工作较忙但每天有1-3小时休闲时间;

    ③对于2018年的收入信心很足。

    试着分析下这三个共性。

    一般而言,收入和投入的时间精力成正比,一些精英行业如律师行业、金融行业、IT行业等,高收入背后的代价是长时间大强度高压力的工作,这对身体和心理具有副作用影响。

    千万亿万富翁看似不用工作钱也用不完,但成为富翁的前后他们都要付出极大代价。

    马云说过一句往往被世人当作玩笑的话,他说“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创立了阿里巴巴”。这句话当然包含着功成名就的自信调侃,从上到下都不像是后悔更像是得瑟,但真的就没有一点后悔遗憾的情感在?

    马云已经不再只代表他个人,他关系着数以万计的员工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数以亿计的消费者的消费和生活方式,甚至关系着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当一个人的社会属性远大于其个人属性时,这个人便已不再自由了,这是马云的忧伤。所以,挣过多的钱,未必是件划得来的事情。

    年入12-20万,可能是工作和生活的最佳平衡点。这个收入水平,工作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可控,又可以腾出足够的业余时间满足个人生活需求。

    前已述及,这个收入水平往往和一些稳定职业相匹配,这样就对未来的收入有稳定预期。这个收入水平配合健康理性的消费方式,在当前大多数城市的消费水平里,基本可以满足物质生活需要。如此,这类人群就达到了“有钱又有闲”的状态,如果把钱和闲投入到健康的生活模式中去,产出的应当就是幸福感了。

    最后再分析下幸福感和生儿育女的关系。很幸福和比较幸福中,生育有一个孩子的人群比重较高。生儿育女对于提升幸福感具有很大价值,这是另一种人生阶段和人生体验,早有调查表明男女两性都能通过幸福的婚姻提升个人生活质量。


                          四、结论

    本来打算写到这里为止,但既然分析了这么些,不妨再进一步,简单做个概括总结,什么样的人更具幸福感:

    在工作生活之间找到平衡点,把中上稳定收入和充裕私人空间投入到提升生活品质中去的人,更具幸福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新幸福调查报告来了,我们一起来聊聊幸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rq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