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考试,8:00孙佳庆和闫陈辉来找我"打卡"(默写单词)。
今天2010年9月13号,一早的这首"小插曲"足以让我开心一下子。
孩子一岁,重当班主任,小孩子、大孩子不可开交。
孩子一岁半,总算调整好心态,投入到我的129。
教书简单,教育不简单。教师好当,教育者不好当。
根深蒂固的理科生,深知自己的能力不会是"如沐春风","春风化雨"(我就是要把这个锅甩给理科生,谁也别劝我),所以从师的四年里,我也因不了解学生实际情况而撞的"头破血流";也因一些琐事较真,被学生气的"失声痛哭";更多的时候是,发现自己能力不足,力不从心。但无论如何,好在我深刻地认识自己,经得起苦与乐的煎熬,在每次无情地否定自己之后又坚定地相信了自己。(做法:我太厉害了!我太厉害了!我太厉害了!默念三遍)
这周一教师节开班会,孩子们掌声雷动(因为PPT上写着:教室里响起了掌声,雷鸣般的掌声。)。一番"套路"后,和孩子们达成协议,每人为自己买一个自己喜欢的小本,从今天开始,每天2-3分钟书写属于自己的"我的高三,我的奋斗史"。当然,学校号召的"21天养成,90天蜕变"活动,也没说不让27岁以上的孩子参加,于是乎,我利用起班上的小黑板,每天6:30进班第一件事,奉上我的"奋斗史"--每日寄语(孩子们眼中的"套路鸡汤"?maybe~)
我也不知道最近到底是哪天中了邪,或者说中了一针鸡血?精力突然又充沛起来了。就好像三年前第一次带七一班,那股子愣劲儿又上头了!(冰哥前几天说,除了吃饭打你的数儿,家里别的事儿都指望不上你!)
我想说的是,付出让我的生活充满了故事,而这些故事又丰富了我的生活。
什么是教育?当你忘掉学校所有课程,留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那我能给我的孩子们留下什么呢?
三年,如果我们愿去雕刻一件东西,即使困难再大,无法将之刻为精品,但也该初具雏形了吧。再退一步,即便没有高度,我的孩子也总是个有温度的人吧。昨天睡前读到一句话"我们就是掉在阴沟里,也要仰望星辰"。读完我就想到了129(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差,而是他们没有"仰望"的习惯)。那我到底又能改变孩子们什么呢?
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的功能是有限的,教师的力量更是有限的,上班四年,最大的体会就是我不是什么救世主,学生的成长有他们不能回避的线路,有些痛,他们必定要承受,有些代价他们肯定要付出,这不会因为我自己有高尚的教育愿望就可以避免。当遇到某个阶段教不好的孩子,我只能告诉家长,告诉自己,安心的等待吧!毕竟我不是完美的,教师不是完美的,教育也不是完美的。我总爱和家长们说,"等孩子懂事就好了!"其实这不是我推辞,王君老师也说过,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教育是经历。
王君老师还说,教师是到老都不会成熟的一群人。我不知道对不对(毕竟我还年轻),但我希望真是这样。
"我们需要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便,明天天寒地冻,路远马亡。我不一定样样比你们强,但是对于未来的遐想和奋斗,我一定会比你们更为浪漫主义,我们的人生可以不成功,但我们一定要尽兴!热爱生命超越自己,孩子们,在这一点上,我愿意成为你们的榜样。"
2018年9月13日
有感之余PS: (当然,更要做好母亲的角色,不然冰哥打死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