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老师笑说自己是一个搬运工,人体搬运工。他背过叶兆言,背过史铁生。他似乎一直被身边的朋友们所需要。不管去哪?只要有他在,他们也就不慌张,踏实。他记住了背上那滚烫的体温,一次又一次,烙印出他们的深切情谊,是无法轻易割舍的。
此外,他们还提到了各自的书房,对书信去留的安排,对其的态度与安置方式。
毫无疑问,他们都各自有自己的书房,说白了,就是他们写作的屋子,一个可以尽情抒发内心澎湃情感的书香溢满的个人空间。
有的也许只是家里单独空出的一间房,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单独的一个房子,有别于住处的单独的房子。有的则居无定所,搬过来,运过去,又再次搬运在路上,历经好几次的变迁,才安定下来。
线下淘书,有的看见喜欢的就买,不管内容,先到手再说。有的买书前,需要先腾出一部分书,获得空间,再进新的一批,如此操作,去旧迎新,这是西川老师的常规操作。
再有的便是经常搬家,书信太重不好挪腾,于是他却把与友人们来往的信件烧毁了,浓情细语化作了一摊灰烬,没了便再也回不到原来的模样,只能时而听一听在心底回荡的余浪。这是余华老师说的自己干过的蠢事。
即便当下的条件如何艰辛,都挡不住他们同行的脚步。那些年走过的路所积累下的汗与泪,苦与甜;那些年争分夺秒读过的书,遇过的人,经历过的事,一点点化作了他们笔下的文字力量,写出了他们各自的精彩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