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高材生刚进华为,洋洋洒洒,向任正非大谈华为战略!
任正非批复: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没错,允许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但绝不允许对于职场规则的亵渎!
华为北大高材生,没有实践就请闭上嘴
华为一个新员工,北大毕业,刚到华为时,就公司的经营战略问题,洋洋洒洒写了一封“万言书”给任正非,原本以为自己独到的见地能够打动领导,但结果任正非批复:“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马云也曾说过,刚来公司不到一年的人,千万别给我写战略报告,千万别瞎提阿里发展大计,谁提谁离开!但你成了三年阿里人后,你讲的话我一定洗耳恭听。
职场不是肥皂剧,别把自己当主角,想靠一封万言书就引起老板的重视、得到领导给予的额外机会,我们大多数人是没有这个运气的。
没有脚踏实地实践的人,如果给了他发言的机会,往往会坑了一个管理者。新人没做过管理,不懂企业管理的那些套路,他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重视这种“万言书”就等于把管理者带到坑里。互联网云商雨钦教练,如果你正在迷茫,也想创业,想实现年薪百万,请加微信y127205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一个士兵如果不去处理好眼前任务和敌人,而是只顾着给将军提意见,吐槽军队如何弊端、垃圾、应该怎么改,这个仗还能打吗?
每个人的位置会决定这个人的视野,从新员工的角度永远无法全盘看待企业的问题。对公司所处的市场环境、商业模式、管理策略一无所知,但就是觉得自己能力出众、鹤立鸡群、分分钟KO公司老板、解决企业问题,无论能力强不强、培养价值大不大,这种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开除了也不冤。
刘强东:我请你来不是让你证明我错了!
我请你来不是证明我的决策是错误的,我请你来是把我的决策落实到位、执行到位!如果有困难,你要想办法如何完成。
会议室的气氛紧张的快要凝固了!
星期一早上8点30分,董事长决定股市一开盘就抛掉手里所有和房地产以及相关产业的股票。但是,遭到不动产研究部总监的坚决反对。这位总监很直接,“董事长我觉得你错了,理由是一、二、三……”
总监的话,让董事长有些犹豫,毕竟总监说得有一定道理,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做决策是他一贯坚持的原则。难道是自己判断失误?如果坚持自己的意见,其他员工会不会觉得董事长太霸道呢?
在董事长纠结的时候,股市开盘的时间已经到了,大家赶紧各就各位开始操盘,而董事长抛售的决定没有形成最后决议得到执行。
一开盘房地产类股票就开始跳水,一泻而下,到收盘的时候,有的甚至跌幅高达20%。董事长气的直拍大腿,总监如果能够坚决执行他的决定,公司也不会一天损失几千万。
我请你来不是让你证明我错了!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京东的会议室,但是结果不同!
这个会是京东的战略会议决定着京东未来发展方向。会上,刘强东信心满满宣布京东自己投入巨资建立物流派送体系,这也意味着京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要负债经营,一直不盈利。
一名高管马上站起来反对,他理由也很充分,尤其是京东作为互联网公司不能做物流这样的重资产的观点,得到参会不少人的点头赞同,甚至有些人开会觉得刘强东这是在“玩火”。
他讲完以后,会场上出现躁动!
刘强东却平静的说,京东自建物流配送体系这是我的决定,我今天不是和大家商量,是通知大家,请大家依照执行。
随后,他看着那名高管说:这位先生,我请你来不是证明我的决策是错误的,我请你来是把我的决策落实到位、执行到位!如果有困难,你要想办法如何完成。
一星期后京东再开会的时候,大家发现这名高管的位置已经换成了其他人。
如今京东成为唯一一个可以与马云的阿里巴巴抗衡的企业,凭借着就是每天晚上11点前下单第二天上午就能货品送到你手中的物流配送体系!
如果刘强东相信了高管的证明他错误的证明,也许京东已经不存在了!
每一个人说出一个观点的时候,一定会有一定道理,他的论据有的是能站得住脚。你千万不要没有主心骨,做大事最忌讳人云亦云,像墙头草,随风倒。
爱说是人的天性,踏实做事才是本事
人天生有一种负面行为,就是抱怨,对于身边不满意的事情,就要“怼”个痛快。于是公司里永远不乏一种人,仿佛全世界就他一个人发现了同事不行、领导傻逼、待遇太差、公司药丸,总是絮絮叨叨,见到人就说公司存在的种种问题。
对于这种人,智商在线的可能就跟要好的同事抱怨一下;智商不在线的,就跟这位北大高材生一样,一封万言书跑到老板面前抱怨。
然而,把问题说出来没什么了不起,人人都有这个本事,重要的是能够在改变不了这些问题的情况下,还能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
有个游戏公司的财务朋友,几年前常常吐槽公司创业初期各项待遇跟不上,加班又很多,员工意见很大,但在公司内部她一句抱怨的话都没说,仍然一边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边安抚身边的同事。
我特别欣赏这样的财务,站在公司的角度,她不能像其他员工一样抱怨不公,影响员工情绪,仍然做好本职工作;但站在员工的角度,她对自己的现状也不满意,所以对外也需要宣泄。如今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公司由于几款比较成功的手游,已经在准备IPO了,她自己也带起了3位下属。
每个公司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完全合法合规的公司几乎是不存在的,如果不能改变这些问题,踏实做好你自己的事情,比什么都重要。与其花时间写万言书怒斥公司存在的问题,倒不如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岗位工作。
培养你,辞退你,从来都不是看能力
能不能做,是能力问题;肯不肯做,是态度问题。很多人自恃能力出众,不肯做能做的事情,天天想着自己还不能做的事,这就是价值观的问题。
这位北大高材生,荒废该做的事情,去想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忽视基础岗位的价值,太过急功近利,这样的人被辞退,其实也都是情理之中。人永远都渴求晋升,就算任正非换了副“求贤若渴”的面孔,重用了这位高材生,他也会抛下手头的事情,去想一些自己管不了的事情。
一个人的能力可以培养,态度可以改变,但价值观总是如同刻了模子一样,除了回炉重造就改变不了了。
在职场的江湖上,有能力的你是桀骜不驯还是顺应潮流,这取决于你对规则的理解和敬意。
规则一:从团队角度,尊敬和服从上级
之所以会有上下级,是为了保证团队工作的开展。上级掌握了一定的资源和权力,考虑问题是从团队角度而可能难以兼顾到个体。尊敬和服从上级是确保团队完成目标的重要条件。员工如果不站在团队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找上级的麻烦甚至恃才傲物,很难生存,更奢谈走得好走得远。
规则二:如果你的工作不能达到上级的要求,一定要及时和上级沟通,要让他知道你的进度和方向
可能在一定时期内你的工作还没有让别人看到显著成绩,这时不要和你的上级距离太远,要创造条件去沟通,让他知道你的进度、计划和要取得的成绩。你这样做了上级不会责备你,他还会利用所掌握的资源给你帮助,让你提前取得业绩。
然而,有的职场新手甚至老手容易犯的错误却是,越是没有成绩越是不愿去找上级沟通,认为自己没有面子,对上级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这样的风险很大, 因为你业绩低迷上级本身就不会满意,会对你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如果再不了解工作状况和进度,还会认为你没有努力工作。
时间一长,你就可能进入要被淘汰的黑名单。其实在每次的淘汰名单中,并不全是业绩最差的人,但不会主动找上级沟通的人却会占很大比例。
规则三:对于团队依照程序所做出的决定如果认为不合理,要通过正常的途径与方式去反馈,并给上级留出时间,同时要执行决定
一个团队的决定有可能是对的,也有可能不太合理。但决定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和强制力,也是保障一个团队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是从大局和整体的角度出发的。员工先换位思考,如果对团队的利益有保障就要服从。
如果有不尽完善的地方,要选择正常的程序和方式提出建议等待回复,只要决定没有触犯法规,员工应该无条件服从。如果采取消极方式对团队的决定进行对抗,受伤害的只会是员工自己。
规则四:切忌煽动同事与团队对抗,一个正常运转的团队都会对带头闹事的人“杀无赦”
职场中受委屈甚至不公平的事情都是正常的,员工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提出,也可以选择到执法部门寻求帮助。但是采取煽动闹事的方式解决问题,往往把自己推到一个更加不利的境地,因为这种方式是团队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规则五:如果你不能为一个团队创造一定的价值,起码不要成为制造麻烦的因素
团队里成员形形色色个性各异,难免有喜欢用小手腕制造麻烦来达到一些目的。一个人的为人和能力在团队成员的长期合作中,大家都会有判断。小手腕能让一个人得到短期利益,一旦其他成员了解以后,他便很难立足。要在组织里长期生存下去,大聪明是必要的。
规则六:对于上级安排的临时性工作,一定要及时反馈
有时上级会安排临时性工作给你,这些工作可能非常紧急,上级会要求随时反馈完成期限,这也是让上级增进对你信任度的机会。
我遭遇过这样的员工。公司送货发生了车祸,导致货物大量破损,经销商拒绝接货。为避免更多损失,我告诉负责该市场的业务代表,让他亲自参与这次事件的处理,并随时跟我保持联系。但我等到夜里十点也没有消息,打电话居然关机了。
最后送货司机只得把产品又拉回了工厂,公司多付出了上万元的损失。第二天联系上他时,他居然说和朋友去喝酒给忘了。从此,我对他的工作能力与态度充满了质疑。
规则七:成就上级从而成就自己
工作使大家走到了一起,同事首先就是一种合作关系。上级所掌握的资源和影响力,对人在职场中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职场上快速发展的人无疑都是善 于和上级合作的,他们在做好份内事的同时,会积极帮助上级排忧解难。
上级也会把更多的锻炼机会提供给他们,把自己的真经传授给他们。他们会逐步熟悉上级的工作内容和技巧,而这些都是一个人得到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成就上级从而成就自己绝对是一条重要的原则。当你在为上级偏心而抱怨时,是否该认真反思一下自己遵循了这个原则。机会真的不会从天而降的,更多时候要靠自己去争取。
规则八:把事做好的同时把人做好
从进入职场开始,就要把塑造自己的品牌作为一项重要的事来做。而把事做好是基本的,同时也要把人做好。把人做好更是一个人品牌塑造的重要条件,你在职场上的声誉会决定职场的长度和宽度。你的人品是需要大家通过与你共事看出来的,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仅要在单位内还要在行业内、在业界树立你良好形象。
当然好人不是指长袖善舞、八面玲珑,而是人一定要学会承担责任,不去做有害他人和组织的事情。
很多聪明人之所以没有做成大事,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创业也是这样,最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态度。
听话,出活,端正工作态度,踏实做好本职工作,总有一天就算你不写万言书,也会有领导重视你的意见!
人生最大的悲伤,莫过于将一辈子的聪明都耗费在战术上。当你抬头一看,你精益求精的事情,它们所在的职业或行业己经衰落,或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都很低微,或前进的战略大方向错了。
股权激励不是让公司所有人成为股东,而是让公司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股东。股权激励的核心目的并非仅仅在于培养了多少个股东,而更在于打造了多少个像老板一样思考和行动的小老板、合伙人。
懂股权的老板
任正非1.4%股权,掌握3000亿华为!
刘强东16.2%股权却掌握80%话语权!
柳传志0.28%股权,联想还是他的!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 ...
人员激励的动力,股权是核心。
商业模式的创新,股权是桥梁。
资本市场的博弈,股权是货币。
您是否有一些公司治理,股权激励与顶层布局等的疑惑一直藏在心里面,不知道怎么解决,也不知道找谁解决?
什么是合伙人?
公司股权的持有人,主要包括合伙人团队(创始人与联合创始人)、员工与外部顾问(期权池)与投资方。其中,合伙人是公司最大的贡献者与股权持有者。
合伙人必须要设定进退出机制
合伙人是要陪企业走一辈子的人
如何设计股权绑定期?
创业公司股权真实的价值是所有合伙人与公司长期绑定,通过长期服务公司去赚取股权,就是说,股权按照创始团队成员在公司工作的年数,逐步兑现。
后期核心人才被吸纳成为合伙人须采用135渐进式
不拿工资,该多给股份?
建议采用的一种方式是创始人是给不拿工资的合伙人记工资欠条,等公司的财务比较宽松时,再根据欠条补发工资。如果有的合伙人为公司提供设备或其它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专利、知识产权等,最好的方式也是通过溢价的方式给他们开欠条,公司有钱后再补偿。
合伙相关事宜都必须以协议呈现
中途退出的股东,如何处理股份?
1、提前约定退出机制,管理好合伙人预期
2、股东中途退出,股权溢价回购
3、设定高额违约金条款
将丑话说在前头
如何确定退出价格?
股权回购实际上就是“买断”,建议公司创始人考虑“一个原则,一个方法”。
“一个原则”,是他们通常建议公司创始人,对于退出的合伙人,一方面,可以全部或部分收回股权;另一方面,必须承认合伙人的历史贡献,按照一定溢价/或折价回购股权。
“一个方法”,即对于如何确定具体的退出价格,建议公司创始人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退出价格基数,一个是溢价/或折价倍数。
一切以公司利益为主
合伙人股权与贡献不匹配怎么办?
(1)合伙人之间经过磨合期,是对双方负责。因此,可以先恋爱,再结婚;
(2)在创业初期,预留较大期权池,给后期股权调整预留空间;
(3)股权分期成熟与回购的机制,本身也可以对冲这种不确定性风险。
不同类型的股东股权成熟机制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