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大暑节气,伏天来到,气温节节攀升,人们恨不能一直呆在室内,空调和冷气给现在的人们创造了随时随地避暑的环境。
《水浒传》里的那首歌谣“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一度是漫长岁月里夏日景象的写照。摇扇纳凉的公子王孙,端的让人羡慕嫉妒恨!
人是时代的产物,现在的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的富足和安宁方面都可能秒杀那些年代的公子王孙。只是,在享受着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的小环境的时候,我还是会怀念那些年的夏天,小村里夏夜乘凉的景象常浮现在脑海。
在忙碌了一天的农活后,夜幕降临,邻居里手拿蒲扇陆续来到门口或路口这些有风的地方,小马扎、小板凳都搬出来了,树影憧憧,晚风习习,夜色如此静谧温柔。大人们手中的烟袋或纸烟明灭在夜色中,各种家长里短、妖魔鬼怪、奇闻逸事是这夏天乘凉的主题,手中蒲扇的声音呼呼啦啦,是这些故事的伴奏。成群的蚊子围在人们的四周伺机叮咬,可是被蒲扇的风阻挡了。有时还从家里拿来草席,是用新收获的麦子茎杆编的,躺在上面,闻到一股成熟的麦穗的味道,母亲的扇子一刻不停地扇,慢慢地,夜风越来越凉爽了,天穹越来越辽远了,天上的星星越来越多,渐成一片迷蒙了……忽然就听到母亲的声音“快醒醒,露水下来了,回家睡吧”。
好像一切的疲惫和辛苦都在晚上的乘凉和谈笑中消除了。第二天,又是骄阳下的劳作,那些忙不完的农活,锄草、整地、喂猪……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摔成八瓣、土里刨食、看天吃饭,那时农家的生活劳碌又贫困,可再贫瘠的土地也会开出花来!儿时的夏夜乘凉就是这样一朵鲜艳明丽的小花,它在我的记忆中永远盛开、芬芳!
想起孟浩然的那首《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在我看来,这样的夏夜乘凉多的是高雅的诗意和孤芳自赏,可是它少了我记忆中的那份乡村野趣和生活况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