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的思修课总能给我带来一些思考,今上午这一次也不例外。
上午,老师放了两个短片给我们看。是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一个求职的节目。两个短片就是两个不同的极端案例。
第一个短片里的求职者,从内而外的散发出一种气质,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自我表现力和表述自己独立的思想非常的好,那就是理想的人才啊!
第二个短片里的求职者就是典型的傻白甜形象,根本就不适合进入职场。有极强的自我意识,但是这种自我意识是处于于一种朦胧状态。非常自信,但是这种自信和现实是脱轨的。这自信是来源于自己对这世界单方面的认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切东西都是自我臆想出来的。而且还坚信自己的臆想不是臆想,是真实的。
看到第二个求职者,我好像看到了自己。我自己也是属于这种天马行空型的,所有的认知都是自己觉得应该是这样的。但是我与她的不同是我意识到自己是在梦境中,我意识到自己感受到的很多东西都是自己的幻想。
我在自我认知这方面也是不太成熟的,只是有这么有认知这么个苗头,还没有达到很熟练的程度。现在的状态就像刚起床的状态,似梦非醒。
认知到,只是第一步,还的改正。
我在这条认知之路上还在小心翼翼的探索着。前几天还在为怎么还看不到前方而苦恼,很忧郁。但是今天,我感觉自己的感觉要好一点了,没有因为找不到前方而产生的一系列不好的情感。
到今天我想明白了,我是不得安宁的,今天感觉好了是为了接受明天突然而来的坏感觉。感受总是会这样交换着出现,不得安宁。
我对于上学有一点自己的认识,为什么我不愿努力,为什么我这么的反感题海战术,为什么这么的反感应试教育。
第一就是我自身的原因,或者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自己身上,但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社会变的很多元化,选择开始变得很多。原来对于上学目的的认知拿到现在已经不太适合了,原来就觉得只有上学才能离开农村。但现在呢,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出来走走。社会已经不想原来那样封闭。因为封闭,原来的人能够潜心的专研一件事。原来只有通过书本才能认知世界,而现在通过互联网就能看到世界。
虽然这个这个社会变的多元化,通过互联网就能看到世界。
但是只能看到,不能认知到。
我被这多元的世界所吸引着,觉得自己处在这么好的时代里,看着各种各样的选择,花枝招展,应接不暇。潜意识里已经觉得这个多彩的世界正在张开怀抱迎接着我,到处都是机会,就像走在杨村三月里,踩着欢快的步子哼着小歌满心的欢喜。
但是,我却看到了这个社会里却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我也喜欢这样欢喜的感觉,但是隐约觉得这些繁华和开放与我并没有太多的关系。沉浸在里面,不会给我带来什么质的变化。只是满足了一下自己空虚已久的情感空白。
我觉得自己还是处于认知阶段,就像想象中的疼和真正感受到的疼之间是有一段差距的。有些东西一定要亲身体验了之后才能发表意见。经验一定是能否成长的关键要素。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2127/5c0c6c81e752356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