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孙一凡演绎斯克里亚宾《狂喜之诗》

孙一凡演绎斯克里亚宾《狂喜之诗》

作者: 花间星事 | 来源:发表于2022-01-14 23:53 被阅读0次

今晚在上海交响乐团上演了一场“孙一凡演绎斯克里亚宾《狂喜之诗》”音乐会。青年指挥家孙一凡是上海音乐学院指挥与钢琴双专业的高材生,本科毕业后去德国深造,2019年,在第十届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国际青年指挥比赛中摘得桂冠。今晚他和著名的钢琴家兼作曲家钢琴杜宁武先生和上海交响乐团一起带来了四首浪漫主义时期的杰作。

上半场第一首曲子是李斯特的第三交响诗《前奏曲》,S. 97。这是李斯特的十三部交响诗中最著名,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部。当时他结识了卡罗琳·维根斯坦公爵夫人,两人很快坠入爱河,这首曲子就是钢琴家为心爱的人所作。全曲起伏的情感以及华丽辉煌的音响效果贯穿始终,孙一凡非常好地拿捏了节奏和情绪和乐队的配合极为默契。

接着我们听到了肖邦著名的《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11》,这是肖邦的早期作品,当时他刚从音乐学院毕业在欧洲各地的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浪漫和诗意是年轻作曲家内心懵懂的情感表达,除了我们总是能在作品中听到的那一丝忧郁气质,这首作品中更多的是年轻人的意气风发,钢琴演奏的辉煌出有着贝多芬式的英雄气概。杜宁武先生的钢琴演奏沉稳而有力量,让我们听到了青年肖邦的热忱。返场曲他为我们带来了一首自己创作的《桃花岛》,清透的音符里阳光和煦。

下半场柴可夫斯基的《哈姆雷特》幻想序曲,作品67。这部作品是柴可夫斯基写的第三部关于莎士比亚的管弦乐作品,他将莎翁笔下这一著名的悲剧人物的心理用音乐描摹得非常贴切。这个神经质,优柔寡断的王子面对爱情以及为了复仇时复杂的内心活动在阴郁的音乐中层层推进。今晚乐队的演奏将戏剧冲突表现得极具张力,最后一段尤为感人。

最后就是今晚音乐会的主题斯克里亚宾的《狂喜之诗》作品54。这首曲子是作曲家最著名的管弦乐作品,原名又叫“高潮诗”。据说他一生都在为自己的“联觉”所苦,因为只要听到声音就会产生色彩的幻觉。我们今天听到他的音乐总会有感于其中丰富的色彩变化,也许正是这种特殊的敏感所赋予的创作能力。

乐曲在神秘氛围中逐渐推演出音乐的脉动,有浪漫的,激情的,充满希望的,恐惧惶惑的,自由奔放的,无数情感的表达在变幻的和声与配器中精准切换,一次次引领着听众走向他的音乐王国。孙一凡的指挥有着很好的控制能力,尤其是重点的尾声部分,渐强处理中声场力度的逐渐膨胀很完美。

作为青年的指挥家,孙一凡的表现令人惊喜。四首作品的信息量很大,不过他给我一种胸有成竹的淡定。指挥时精准,有激情,而且与乐手之间的互动很默契。今晚台下应该有很多上音同学和他的粉丝,音乐结束后的热烈气氛是平时音乐会少见的。想到前一阵子巴伦博伊姆大师在新年音乐会上的采访里说,中国有很多年轻的乐迷是值得欣喜的事。更应该高兴的是这两年我们有机会看到了越来越多年轻音乐家的成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孙一凡演绎斯克里亚宾《狂喜之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zz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