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

作者: M泽熙 | 来源:发表于2017-07-30 14:50 被阅读0次

    不知从何时起,当我们从初出茅庐开始逐步融入社会,好像也意味着我们要开始努力与这个世界保持一致的步调。而自己“本真”的样子,好似沙漠里的黄沙,漫天飞舞,却逐渐觅不到痕迹。

    有人说,人刚出生的时候都是一块块充满棱角的石头,放到岁月和现实的激流里,便渐渐被磨成圆润的“珍珠”了。

    可是,当一切棱角被磨平,又有多少真正快乐呢?

    人一辈子终究是为自己而活,当生命化为一抔黄土,谁又不是孑然一身,只剩本我。所谓的世俗,所谓的别人,都不过是生命中的匆匆过客罢了。

    萨拉.伍德拉夫  ,那个人们口中堕落不堪的法国中尉的女人。她是社会的被遗弃者。为什么?因为她的存在主义原则,她追求生命和自由的方式,背离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世俗准则。

    然而,尽管尝尽所有责难,背负所有世俗恶言,她依然勇敢着,坚持着,只为寻得想要的生命与自由,终究,她做到了。

    还记得那江南烟雨里的林徽因吗?民国里那一朵永不凋的青莲。她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守候了一生。

    如此婉约的一个江南女子,在世俗眼里本该是迷恋缠绵悱恻,花前月下,追求浪漫的女子。可是,她让世人失望了,决然放弃与徐志摩的浪漫爱情,选择了梁思成。或许你在叹息,徐志摩与林徽因该是多么令人钦羡的爱情童话。

    对于这个美丽如诗的女子,你怎能不说她的抉择也是坚持自我的一种方式呢?没有按照世人的推测和安排,而是选择了自己的生活,终成就她美丽的不朽。

    那个流浪着的三毛,我想,每个人都无法释怀对她特立独行的文字的迷恋吧。看过三毛的人都该知道,她是从来不按常理出牌的主,她是典型的时代的叛逆者。孩提时,是父母的心头肉也是心头刺;长大了,谁曾想,撒哈拉的一张图片,似乎是感应到前世的乡愁,又让她义无反顾地奔往,漫漫沙漠情,在三毛笔下,也变得丰富充盈;直到最后,她逃离,永远地逃离,到无人知晓的地方,任由天涯浪迹,继续她自由不羁的灵魂放逐。

    就是这样浪漫的三毛,性情的三毛,潇洒的三毛,谁人能不怀念到永远?


    萨拉,徽因,三毛,三个时代的缩影,但她们的灵魂永远不会死去。

    萨拉不会死,因为她永远都是自由的歌者;徽因不会死,因为她永远都是智慧与美丽的化身;三毛不会死,因为她永远是在撒哈拉大漠上戏耍的孩子。        

    在有限的生命里,抒写不朽的美丽,只因她们突破了世俗的眼光,坚持在自己的轨道。

    或许,我们该试着放弃膜拜那些现实的规则,学学她们,坚持自我,即使身体无法远行,但灵魂也不能安于现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ah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