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庵环境清幽自然,自北向南的中轴线上坐落着山门、大雄宝殿和六祖殿。而我这次云游最主要“探访”的便是“大雄宝殿”,据相关资料记载可知大殿在道光年间改建后风格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具体体现之一就是改“歇山顶”为“硬山顶”,遗憾的是改建导致许多木构建筑丢失,从外观上看宋韵因此荡然无存,真正寻找宋韵的落脚点落于“檐下层”,我的学习心得围绕大雄宝殿的斗拱结构、栓与梭柱展开。
首先是斗栱,斗栱是中国古建筑特有的形制、是较大建筑物立柱与屋檐间的特有的结构木件,斗拱以出跳样式于檐下犬牙交错,梅庵的斗栱从檐柱中心开始,向内外两侧挑出,其中斗上刻着的皿板、栱头无瓣的特点可明晰斗栱的古老;其次是栓,栓是横穿斗栱的构建,连接长长的昂尾整体使屋檐出挑得更远,在南方起到出色的遮阴挡雨的作用;最后是梭柱造,梅庵的梭柱两头“卷杀”,即将构件或部位的端部做成缓和的曲线或折线形式,使得构件或部位的外观显得丰满柔和的做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