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教育幸福源自教育梦想

教育幸福源自教育梦想

作者: 郭倍贝贝 | 来源:发表于2017-04-25 09:54 被阅读0次

    幸福是什么?在我看来,应该是“心有所属”吧。有自己喜欢的人、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有自己喜欢买买买。这样一来,自己的心就有处安放。不管是放在某个人身上,还是放某个事物或某件事情上,就不会感到空虚寂寞,百无聊赖。有人喜欢文,有人喜欢武,有人喜欢花草,有人喜欢虫鱼。有些在别人看来是吃苦受累,但当时人却乐在其中。这就是幸福吧。我们看到很多人奔波繁忙斗志昂扬,也看到很多人无所事事长吁短叹,这其中的区别应该是各自心中是否有自己的一片梦想之地吧。至于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哪一天实现了呢!

    对于教育幸福也是如此吧。在教育这件事情上,我们是否也“心有所属”呢?在教育这件事情上,我们是否也有自己的梦想呢?我知道,很多朋友都有自己的教育梦想。在这里,我和大家说说自己的教育幸福与教育梦想。

    这要从2001年课程改革谈起。2001年,从事教育工作已十年。在这十年之中,我有过兴奋,有过激情,有过迷茫,有过愤懑,也有过抱怨。从最初的对教育工作的憧憬,到渐渐的按部就班。而就在这时,我遇到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有一句话我想大家都还记得:“中国的中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的中国尚未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自己对这句话印象特别深刻。因为课改中提到黄全愈老师所著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所以就买来阅读。读到第六章《到大学阶段才能做学问?》中提到了“主人公”黄矿岩的两次研究,我被深深地震颤了。可能自己是学物理的缘故吧,对科学研究有先天的热爱,于是我把培养孩子们探究创新的能力和热情当做了自己的责任,现在想想,应该是有了自己的教育梦想吧。我希望有一天,我的学生也能像黄矿岩那样在小小的年纪就能独自进行像科学家那样的研究。

    也是就是那时,我遇到了小学科学这门课程,是这门课程给了我实现自己教育梦想的机会,我们一见有缘,在科学的道路上我们不断探索,希望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也就在那时,我的教育梦想开始生根、发芽,伴随我走过了16年的教育幸福之路。

    小学科学是一门新课程,课程设置专业性强,教学方法灵活,却没有多少成熟的经验。因此,我珍惜每次外出学习的机会,从各种资料中汲取营养,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摸索。大家都知道,小学科学这门课程有许多实验探究课,单单是实验器材准备工作就要消耗相当大的精力不说,有时还需要消耗自己的小小财力。这些年来,自己曾经为研究“蒸发”现象四处寻找适合的毛玻璃片;也曾经为研究“沸腾”现象彻夜研制小风车;曾经为收集实验器材像一个废品收集者;也曾经为制作“简易肺活量计”像门捷列夫那样“梦有所启”;曾为一项活动的成功沾沾自喜,也曾为不能实现自己心中所愿而有所懊恼......但这一切都是我情我愿,因为有那一丝丝的教育梦想在脑海萦绕。

    当我为课堂忙碌时,有人问我:你累吗?是啊,我累吗?累!但我快乐着!不为别的,只为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

    如果说这些年来最值得自己骄傲的事情,还是在养蚕活动中的一个“华丽转身”。 如何在城镇小学有效开展养殖探究教学活动,如何有效开展校内的养殖探究活动,如何让养殖探究活动实现它的目的性、有效性一直是困扰养殖探究活动的课题。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养蚕》就是其中较典型的一个案例。为了方便,老师们大多选择“在黑板上讲养蚕”、“在电脑上看养蚕”。 而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探究的目的在于通过亲历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既学到科学知识,又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增加对科学学习过程的理解。也就是说新课程要把本来就属于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还给学生。这样的亲历探究活动,学生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坚持长期饲养和观察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爱生命的可贵品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这些是“在黑板上讲养蚕”、“在电脑上看养蚕”所不能达到的。而老师们之所以选择“在黑板上讲养蚕”、“在电脑上看养蚕”,是因为养蚕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教师来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难度。2009年,我也曾和学生一起组织过养蚕活动,那时的我孤军奋战,虽然身心疲惫但效果却不随人愿。即使这样,养蚕活动在我心中却一直挥之不去。直到2013年,我很高兴找到一位“同盟军”——丁明明老师。她为了实现她做为语文老师的教育梦想,自己为同学们准备阅读材料;为了写作带领同学们种豆芽;为了同学们便于观察自己掏钱买了小鸡……5月16号,我们两个联手,她为了实现让同学们写真实的作文的梦想,我为了实现不在黑板上讲养蚕的梦想,和几位老师共同奋战了四十多个昼夜,通过多种结合,终于完成了我们养蚕活动的“华丽转身”。在这次养蚕活动中,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在科学上的探究,而是取得了“一花催得百花开”可喜效果:通过亲历实践,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在活动中的生疑反思,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在养蚕中的静心观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与蚕共同生活的日子里,感悟生命,培养了学生热爱生命的优秀品质;通过静心领悟,感受了蚕优秀的精神品质;通过知识的拓展,感悟了中国优秀的蚕文化;养蚕过程中的亲子共养,发展了良好的亲子关系……看着同学们养的白花花的蚕茧,看着同学们一篇篇感情真挚的日记,看着同学们精美的手抄报……我们感觉到的不是累,而是快乐,是我们为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而流淌出的幸福。当然,其中更充满了我们遇到的诸多挫折艰辛。在养蚕的四十多个日夜里,我们从寻找蚕种到寻找桑叶,从蚕的喂养到科学探究,从指导观察到写作日记,从科学、语文课到传统、思品课的多学科融合,当时的很多老师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有时课堂上同时站着两位老师,我指导蚕的喂养与科学探究,丁老师指导蚕的观察与写作。一个过程下来,同学们的探究发现能力与写作观察能力都有了惊喜的进步。但其中的艰辛也让人难以忘记。单单寻找桑叶这一项就够我们四处奔忙,养过蚕的都知道其中的辛苦。至今还记得李伟老师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骑摩托车奔回王坟老家带回老爹爹一早帮忙采好的三大袋桑叶。当时正值南环路修路,一路搬搬抗抗,其中艰辛可想而知。也记得老公几次驱车带我前往弥河上院村采摘桑叶。最难忘的还是六一儿童节那天,眼看养了二十多天的蚕就要结茧,桑叶却怎么也不够了。六一儿童节,作为班主任,既要忙学生的文艺汇演,又遇上身体不适,加上连续几天喂蚕的低头弯腰,腰椎压迫坐骨神经疼得连上下楼梯都是问题。安排好六一汇演,丁老师直奔河滩上树采桑叶。劳累总会过去,美好总会到来。第二天,蚕宝宝们就停止了吃桑叶,进入了吐丝结茧的状态。看到二十多天的辛劳成果,幸福的感觉涌上心头。

    实际上,一直以来不知是我对科学的热爱之情感染了学生,还是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感染了我。我经常被学生感动着,苏芳雨同学送给老师的 “发奋学习,做一个小科学家,太空世界是属于我们的……”一幅沙画我一直保留着;科学课堂不时传来的发自学生肺腑的掌声至今回响耳边;家长的一句句鼓励的评语,学生、自己取得的点滴成就……都使我和我的学生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与幸福。这些年来,虽然没有取得骄人的成绩,但我一直在追寻着自己的教育梦想,完成了一个教书匠的快乐转身,找到了一份教育的幸福与快乐。

    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教育之路总在不断流转,梦想也在不断变化。但不论转向何处,只要梦想还在,美好就会相随。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有时候,诗和田野不一定在远方,也许就在眼前,就在脚下。希望大家都拥有自己的诗与田野,拥有自己的幸福与美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幸福源自教育梦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eq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