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剽悍读书营
精读营总结篇:和你说话很舒服

精读营总结篇:和你说话很舒服

作者: 小苏Amy | 来源:发表于2018-05-27 00:16 被阅读45次

精读营十天后,需要写一份5000字左右的分享稿,可惜的是能力所限并不能按时提交,但是我終究认为既然参加了,无论如何也要完成,作为一个句号。

有一段貌似很有意义的话流传甚广,大意是:每个人的时区不同,不必担心自己的成功姍姗来迟。

这是有外在条件的,你必須一直在努力的路上。如果以此为真理,去给自己平淡的一个理由,实在不妥。別等一事无成,还安慰自己时区沒到。

现在无论在职工作岗位,还是生意战场上,竟争都非常激烈,所以,积极向上的人不断修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势能。学会好好说话,是其中一个关键。

“我想学习哇,可是市面上有那么多说话的书籍,我怎么选?”

别急,我们先来看一个生活片段:

爸爸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儿子有一天却邀请了几个同学回家玩,吵吵闹闹,爸爸在房间写作,听到吵闹内心十分生气,就叫了儿子进房质问,为什么不经父母同意就带人回家呢?

儿子很委屈,因为觉得这是很正常嘛。爸爸看见他不知悔改,两人便吵起来了,爸爸火起来甚至一手脱下鞋子就往墙上摔。儿子拔腿就跑,尽管他不开心,也耐下情绪关上门,找个理由和同学们到外面玩去了。

爸爸看到懂事的儿子,心里很惭愧后悔,自己这么暴躁怎么办?

以上写到的爸爸,就是台湾文坛的风云人物,刘墉先生,当时他40岁。

诚然,我们看到年盛的时候的刘墉先生,也是脾气很大的人呀,后来他担心孩子们承传自己的坏脾气,人生的路不好走,特別写了一本书:《少爷小姐要争气》,由此可见,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学习,说话也占重点啊。

回到主角身上,刘墉先生反思了自己,通过刻意练习说话,把技巧结合生活写成亲切的文字,给予我们后辈亮一盏明燈。

刘先生的人生光芒万丈,一辈子的榮耀非常之多,比如:中国美术协会理事、获台南市长施治明颁“台南市钥”、金石堂“年度风云人物”、十年来台湾最畅销作家,等等。

其品德高尚,常怀大爱广布善举,深入人心。而且用笔耕不缀用来形容他一点也不过份,著作有一百多本之多,深受读者的喜爱。

但是,据他儿子刘轩说:「听说我老爸年轻时人缘不怎么样,因为他的行事作风锐利,经常不给人台阶。但年纪愈大,他处世态度愈柔和。 」

哈哈,沒想到呢,儿子的评价中恳,但是刘墉似乎很喜欢,而且以「刘轩的话」作为一个亮点展现在书中,可见父子感情深厚。

既然刘墉先生能从一个坏脾气说话犀利的人,逐渐习得为一个受人爱戴的善人成就一生,其中必然有相当值得我们研究学习的地方了。

他的作品《说话的魅力》从各方面分析展示了说话的技巧,通俗易懂,学会这本书,已经能解决大部分的说话问题了。

一、好好说话

【换个方式表达】

平时送礼是不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事?如果別人送的,你并不喜欢,你会说:我不喜欢,也用不上你拿回去,这样吗?

当然不会,你怎样也会高兴的收下,这就是会做人换了说话让大家都开心。

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词语,大家听到的想法完全不一样,留意生活中这些事情常常见。

比如今天逛一家书店,书架上写有一句话:“如果发现私拆包装书视为同意购买。”不禁心里称赞,这话说得真妙。

相对某另外两家书店是这么写的:A、请勿私自拆未开封书籍,违者罚款。B、你已进入监控区域,请匆私自拆封书本、违者必究。

同样的警语不同的效果,在服务第一的宗旨上,让人心里特别舒服,运用语言优势明显提高店铺人气,語言的魅力由此可见。

而且我们说话时注意语序,表达的顺序不同,结果也会截然相反,所以,注意全局思维哦。

有时候,既然无法改变事情的发生,不必用粗暴的方式对待,换个立场换一种心情有神奇的效果了。

【说话要给人余地】

处世中凡事说话要有余地,给人台阶下,别把话说尽了,不要伤了情份。

书中提到一个古代打仗的一个专业术语“围师必阙”,什么意思呢?就是包围敌人的时候要虚留缺口。

穷途末路的情況下四面受制,会激发敌人会鱼死网破的决心。反之,故意留一个缺口,让敌人在逃跑还是死战之间摇摆不定,使得士兵斗志涣散,从而获胜,此乃《孙子兵法》中的谋略。

我们在说话中也是,多想想,有什么必要把对方推向尴尬的位置呢?

【成事不说】

征求意见的另一层意思是,寻求认同感。给予建议之前确定对方心意,是不是已经把事情定下来了,若肯定的,就不要渗和了。

为什么呢?

刘墉先生曾受托给朋友鉴别名画,但发现是假的,实话实说,反而被朋友骂了。

朋友花了大钱买下了心中的名作,却告知是假的那不是钱都沒了?所以宁愿相信是看错了,也不希望付诸流水。

一位牛人说,有人发了一大篇文字给她,希望得到指导,但当牛人用心地大刀阔斧修理文章,指出其中的不足,但对方却沒有如預期中高兴,最后不了了之。

如果遇到这种情況,学习一个词:婉转拒绝。

还有重点:那些敏感的话题,例如:「“种族”“政治”和“宗教”的话题,容易造成冲突,因为那都是难改变的。」所以我们也不要参与讨论。

二、修饰说话的艺术

【学会幽默】

有一次老板让我接一位重要的客户回公司,当时刚刚学会开车,心里发毛,只有硬着头皮去。

客户上车后我们客套了几句,也顺带说:“关总,我刚刚学会开车,如果坐得不舒服请多多包涵呀。”

然后他笑着说:“没事,我也是刚刚学会的。”

我也笑了,这怎么可能呢?他的幽默让我放轻松的开车了。

下车的以后,他还特别告诉我:“你的车技很好,未来一定更好哦。”

想必你也会像我一样,感謝人生给你鼓励的人。学会用语言的温暖,打动别人的心。

使用幽默有一点我以前也经常控制不住,就是笑点低,没把话说完自己已经笑得不行,这是个败笔,待你笑好了讲好了,预期的效果也没了。

说话,除了忍耐还是忍耐,沉得住气才能成大赢家。

【声调掌控】

那主播的声音真有磁性,某某某的声线很迷人,一说话就让人陶醉其中哎,我的声音不好听、发音不准,怎么办?

其实呀,通过阅读,了解到声音是可以后天塑造的,甚至中高、低音都可以模仿出来哒。

收获这样子的认知很惊喜,刘墉先生教我们利用「风调雨順」这个词,来分析自己的音域,在音调中,平、扬、转、下,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声音高低起伏运用的方法很讲究,这甚至关系到一句话的点晴。

仔細想想,那些顺耳又好听的句子,真的都以平声开头或者结束。

近来很火的「拼多多」出了一首神曲,广告词让人着魔了似的,不由自主的跟着唱,“拼多多,拼多多,我和你,拼多多。……”(你有没有跟着唱啦?笑~)

好啦,你看里面的歌词,都是以第一声为主的亮声,旋律活泼,青春活力,不火起来才怪呢。所以刘墉先生对说话的研究真是入木三分。

顺着这个方向,我们比较注重的:写作取题目、改昵称,改名字也要注意细节,比如咱们「猫叔」「剽悍一只猫」都以第一声起第一声末,名字愉悅响亮。有时候,贏,就在微处。

【减少用沒义意的词】

我们很难承认自己常说废话,因为自己都习惯了。仔细留意,发现句子里,嗯呀、犹豫、迟疑、口头禅、重复说等等,实际上就那么一句表达完了。

虽然对日常生活沒影响,但是工作中很扣分,甚至丟了机会。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首先是发现:通过录音把自己说得最多的、没意义词句,拣出来。

然后控制自己减少用重复的语句,这是个刻意练习的过程。

当然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变好,那么可以把这些语言换一个说法,令人感觉少了啰嗦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不同场合要使用不同的词汇。对普通人来说,通俗易懂更容易接受,说话时就少用深奧的专业术语。

举个小例子:某些人讲话明明可以中文表达,非要放一些英文单词,如果大家听不懂,就沒意思了。要记住:重点是听众的感受而不你的。

三、说话从娃娃抓起,父母做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俗话说: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说话是会传染的。比如小孩常常模仿大人的话,不管好的坏的,只管好玩。

对此,家长可以学习把说话习惯,改为正面的、肯定的、简单的语句。

如何知道这话合适呢?换立场对自己先说一遍。

关于说话的影响力,风靡一时的动画片,熊大熊二也因此中招。

由于设计者在对白、行为上的错误预计,渗进了成人的粗口,以及轻微暴力,让很多小朋友都学着变坏,投诉不断,后来才逐渐修正了方向。

即便是咱们最常见的鸡汤句子,只要有认同感,微信朋友圈随即铺天盖地了。

所以,有人听看別人说话可以猜到对方的出身环境,以及职业,完全不是厉害,而你不经意的习惯暴露了真相。

【善意的动作語言】

刘墉先生在本书用了五个章节,展示自己与孩子之间关于说话的故事,文字藏着父母的用心良苦,语重心长。

孩子怎样乖乖听你说?我看来是尊重。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追求公平的意义。如果孩子不听话,留意自己的行为語言,有沒有高高在上的姿态呢。

比如看到孩子一放学并不着急做作业,而是打开电视,父母心里肯定很上火。

如果直接就吼过去:看看看,你心里就是念着看电视,学习怎么会好?看人家好学生的谁不是一回家忙着功课呢?

后果可想而知,孩子不开心,家长也不开心。

假如家长当时心平气和走到孩子身边,蹲下身子和他商量一下,给一个具体停下来的时间,孩子会很开心去安排学习的。

因此,即使是与孩子的相处,都少把自己放高位,制造亲切、柔和的语境。蹲身的动作,摸摸头,拍拍肩等等肢体语言动作,都能给孩子鼓励。

特别要注意的是,说话时要专心,一边玩手机一边应对着孩子,这样有说服力吗?自己换立场想想就好了。

孩子发脾气,说话难听,除了反思自己的言行,也告诉孩子道理,脾气有时候每个人都难免,但是随着长大要学会隐藏自己的情绪,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一种礼貌。

路漫漫,能够忍得住情绪的人才能有所担当。

【把话说到心窝上】

说话的技巧难掌控,千变万化不能说全,刘墉先生最后总结了一个实用的规则:把语句中的主位换成宾位,把赞的重心放在别人,把责的箭头指向自己,要谦虚。

如果一句话一件事能让別人开心,又对自己沒有影响,反而增加好感,何乐而不为呢。

道理谁都懂,但做到却很难,归根到底,能做到高位而謙虚的人也就是一部分,比如说我们熟悉的奕晴。

不久前,她在剽悍江湖作了一次采访分享,江湖的班委从奕晴的成长经历,制作了十分详细而精彩的H5展示,我们看了也觉得很励志激动,其实已经达到预期的效果了。

但是奕晴看了第一反应是让我们都別扩散,因为其中的一些成长参与的活动并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并且一直强调小米这3场线下都是主导,是娜儿、一二、一白配合完成的。

还特別提到了牛牛班长和大晶老师也付出了很多,她就只是一个观众。但事实上呢?我从老铁的文章中看到,奕晴忙前忙后一点都沒闲着。

整场分享,奕晴都非常感恩有大家,因为身边的人才有这个成长,我想大家都明白并不是,持续的努力和带着謙和利他的心,让她不仅成长极快,而且受到所有老铁的爱戴,仅次于猫叔。

想想优秀的人挺多的,但从奕晴的分享以及平常说话,我发现了语言的魅力,从来都以低调示人,默默做事。成功是有迹可寻的。

实现说话的共贏,为什么大部分人做不到呢?在光环面前很难克制展现的欲望,也可能內在的原因是把自己看重了。

试想想,如果先让自己高兴才考虑別人的感受,而忽略对方的感受往往別人也不让你痛快。

好了,未来有一天,你的家人、朋友、上司、同事、客戶都喜欢接近你,在畅所欲言时不经意的说:「和你说话真的很舒服。」这感觉一定很棒喔!

-End-

相关文章

  • 精读营总结篇:和你说话很舒服

    精读营十天后,需要写一份5000字左右的分享稿,可惜的是能力所限并不能按时提交,但是我終究认为既然参加了,无论如何...

  • “和你交往,很舒服”

    如果问恋爱的感觉是什么? 有网友这样回复:“没被接受的时候,身体是空的;被答应同意交往的一瞬间,五脏六腑又回来了。...

  • 法学生和体育生的恋爱(8)

    我经常宅在宿舍,不爱出门,也很嫌弃出门很麻烦,而且和男生说话会不自在,但是和你不同,和你在一起,很舒服,就像风轻轻...

  • 精读营复盘

    清单营结束时,我就下决心参加精读营。准备选择《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我一直希望自己在说话方面有所精进,结果精读营书单...

  • 不当耿直girl/朱鹮

    Day—9打卡 五月精读主题营 精读书目:《说话的魅力》/刘墉 说话直只能说明一个人不会说话,其它的什么也说明不了...

  • “我把应该做的事情都做了”

    Day—2打卡 五月精读主题营 精读书目:《说话的魅力》/刘墉 说话的“根本功夫”不见得是优美的音色和标准普通话,...

  • 来自《财富自由之路》的幸福课

    背景说明: 该文章是我参加剽悍读书营的精读营(十天看一本书)总结感悟,希望大家勇于指正,我也很希望进步~ Ps:这...

  • 5月精读营复盘

    经历了3月的精读营,对读书产生了一种敬畏,这次5月精读营我也毅然决然参加了,一是在精读营的大家庭里我可以学到很...

  • 【0102践行笔记】猫珍(863字)让沟通助力个人品牌

    在精读主题营里,我选择十天精读的那本书是《说话的魅力》,当时为什么选择那本书呢,其实就是因为想要提高自己的说话水准...

  • 精读营结业仪式

    这篇文章,不但是对参加此次精读营的一个总结和反思,也是对自己精读营的结业仪式。 这是第二次参加行动营了,相比第一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读营总结篇:和你说话很舒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ev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