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每个人的出生环境会决定我们处于怎样的起点上,但一般来说,大部分人未必会有一个很高的平台。
所以,二十多岁的时候,很多人都是一无所有的。
所幸,我们拥有充沛的精力、旺盛的欲望和进取心,以及出色的学习能力等。
而这些,相对于我们已经拥有的财富,是更为宝贵的。
因为在这段人生时期,我们可以为未来璀璨的人生做出准备,让自己的未来拥有无限可能。
在交往中给别人留下好印象,让别人喜欢、接受自己,是成功社交的基础,也是你在二十多岁时应该做好的准备。
因为,如果一个人的形象很差,从直观上让别人不喜欢,就会对关系的建立带来不利的影响。
麦克·贝迪毕业于哈佛大学,是一个胸怀抱负、追求独特个性的年轻人。
他崇拜比尔·盖茨和斯蒂文·乔伯斯这两个电脑奇才,并追随他们不拘一格的休闲穿衣风格,他相信人真正的才能不在外表而在大脑。
于是,他不修边幅,以轻松舒适为最高原则。
然而,他的一次次面试却以失败而告终,但他却一直摸不着头脑,不知是什么原因。
直到有一次,他与同班的一个同学到一个大公司去面试,这才明白了问题所在。
原来,他的同学全副武装:发型整洁、面容干净、西装革履,看起来俨然是一个成功者的姿态。
其他应聘者也都是西服正装,看起来不但精明能干,而且气势压人。
这与麦克的装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他那不修边幅的休闲装,显得格格不入,巨大的压力和相形见绌的感觉使他最终放弃了面试的机会。
原来,过于休闲的装扮,让约翰·贝迪看起来十分不专业,自然也难以获得应聘企业的信任。
而同时,休闲的装扮还让他自己长期处于放松的状态,就算在面试时也不例外,从而无法完全集中精神,发挥最佳状态进行面试。
究其原因,就是形象规划上的失误。
一个文学家就曾说过这么一句相当精妙的话:“让我看看一个妇女一生所穿的所有衣服,我就能写出一部关于她的传记了。”
所以,规划好形象,等于重塑名片。
哈佛商院在《事业发展研究》中指出:“事业的长期发展优势中,视觉效应是你的能力的九倍。”
1980年与里根竞选总统的杜卡基斯,这个祖先是希腊籍的小个子民主党领袖,无论外表还是声音,无论演讲还是表演,在英俊、高大、富有感召魅力的里根的衬托下,越发显得“不像个领袖”,因而落选。
而演员出身的里根用自己的微笑、声音、手势、服装及高超的演技,表现出一个具有迷人魅力的领袖形象,从而掩盖了他在知识和智力上的不足。
1960年尼克松与肯尼迪之争中,老牌政治家尼克松似乎在资历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却忽略了对自己外表的包装。
以至于贵族家庭出身的肯尼迪评价他:“这家伙真没有品位!”
受到家族的影响,肯尼迪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外在优势获取选民的信任。
在他与尼克松的电视辩论上,年轻、英俊、风流倜傥的肯尼迪浑身散发着领袖的魅力,看起来坚定、自信、沉着,不仅能够主宰美国的政坛,而且能平衡世界的局面。
在电视节目中的一个握手动作上,就使得一位政治评论家宣称“肯尼迪已经获胜”。
当他提出“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一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的口号时,激起美国人民上下一片的爱国热潮。
他是美国人理想的领袖形象。
几十年过去了,他的形象一直让人难以忘怀,是世界领袖的标准形象。
克林顿就是受到肯尼迪的影响,从小立志从政,他以肯尼迪为榜样,终于成为美国总统。
在克林顿的身上,正反两面,都有肯尼迪的影子。
尽管他是美国历史上丑闻最多的总统,但是他在每一次事件中都能够安然过关,人们一次次由于他富有魅力的形象而原谅他的不检点。
相比之下,尼克松一次水门事件就被迫离开了白宫。
西方有句名言说得好:“你可以先装扮成‘那个样子’,直到你成为‘那个样子’。”
“看起来像个成功者和领导者”在你的事业中会为你敞开幸运的大门,让你脱颖而出。
民主选举时,由于你“像个领导”,人们会投你一票;提拔领导时,由于你“像个领袖”,你会被领导和群众接受;对外进行商务交往,由于你“像个成功的人”,人们愿意相信你的公司也是成功的,因而愿意与你的公司进行交易。
限于人类认知的特点,在人际交往的各个层面,一个人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别人对你或你对别人都是这样。
要创造良好的个人形象,首先要注意服装及仪表。
一个蓬头垢面、衣衫不整的人站在你面前,一定会让你讨厌;服装也并不一定要赶时髦,最要紧的是得体大方、干净整洁。
人们总是喜欢那些看上去感觉舒适、有美感的人。
姣好的长相、匀称挺拔的身材、美观大方的服饰均能增添人的仪表魅力,给人以舒服、美好的感觉。
如果说人的天生长相、身材长短难以变更,而服饰却是可以变化的。
整洁美观的服饰是人们用以改变自己或烘托自己形象的最好且使用最频繁的“武器”。
因此,我们要学会运用这一武器来“武装”自己。
此外,虽然穿着打扮对一个人的仪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不管选择怎样的穿着,你的举止同样重要,再优雅得体的穿着,都可能因为一个错误的举止而破坏别人对你的印象。
一般而言,举止是否得体,对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好坏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在处人待事中,无论举手投足、或站立停靠、或行走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内心活动。
透过你的姿态,别人可以分析出你的内心世界。
事实上,很多时候,有人之所以遭到别人的厌恶,就是因为举手投足之间缺乏应有的气质或者是失礼,以至于在无意中给对方造成困扰,事后却又不知道弥补,自然造成双方的间隙。
网友评论